民族街道永兴社区“1233”工作法共育团结“石榴籽” 共享民族“幸福花”
资料来源:民族街道 发布日期:2023-08-30 10:03
字号:
打印: 保存:
  民族街道永兴社区立足实际,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探索形成“1233”工作法,着力构建“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统战工作格局,助力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任务落实。

  画好“一个同心圆”,强化党建引领

  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圆心,党建带统战、统战促党建,将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工作纳入社区议事日程,成立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吸纳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退役军人、老教师、少数民族群众、志愿者等各类人员,明确促进会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举措,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活动。通过“领导小组+促进会”工作机制,形成了党组织领导、促进会发挥作用、辖区各族群众广泛参与工作格局,带领各族群众同心同向、同行同向。截至目前,社区共召开工作推进会9次,组织宣讲7次,开展各类活动40场次。

  搭建“两大平台”,夯实筑梦之基

  社区不断完善“统战之家”功能、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站,为辖区各族群众交流交融提供平台,把统战阵地打造成发挥作用的堡垒、凝聚人心的平台、教育引导的课堂、真情服务的家园,建设成统战人士的“暖心之家”。

  融合“三治”,汇聚统战力量

  融合网格协商议事自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独特优势,按照“把能人请出来,把居民聚拢来,共同商议办事”的方法,打造永兴社区党群议事厅,搭建民主协商议事新平台。通过协商议事平台,发动统战人士当好社区的“参谋”,广泛听取统战人士对社会治理的难点问题的意见建议。今年以来共协商议事68余件,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64件。

  融合共驻共建单位共治。 统筹辖区包联、共建单位、辖区企业、非公经济组织等力量,成了“事务共商、活动共办、资源同享”共建共享机制。根据辖区各族群众的需求,开展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的文化娱乐活动,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今年召开联合党委党建联席会议2次,开展各类活动36次。

  融合社会组织融入联治。以公益慈善服务凝聚各民族力量,社区于2017年引进鄂尔多斯明星志愿者协会,免费开展义务理发、爱心义诊义演、助困帮扶、爱心捐赠、暖心陪伴等志愿服务,七年内累计服务各族群众达到9600余人。

  推行“三化服务”,构筑暖心家园

  扶贫助残贴心化。促进会成员、街道石榴籽个人马计开展百米长卷绘就统战同心圆画展,利用社区提供阵地开办马计创意绘画培训班,帮助辖区200多名贫困学生。促进会成员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打造“暖心屋”进行衣物募集捐赠,针对辖区低保户、残疾人、三无人员等一些低收入群体,常态化开展衣物募集捐赠活动。

  网格管理精细化。按照“微网格+小社区+大统战”统战网络化思维,搭建“社区—网格—小区—楼栋”四级服务网,凝聚统一战线成员力量,把统战人士纳入社区“红心管家”服务队伍,通过自身摸排,居民反映,微信群等方式收集各类居民反映急难愁盼问题,第一时间梳理分析、协商解决,确保居民诉求有回应,有落实,最大限度满足居民需求。

  志愿服务常态化。征集居民需求,成立“暖心事心愿单”,以“社区暖心事”为载体,链接共建单位、驻区单位、非公企业、两新组织等多方资源,汇聚社会各界多元主体力量,以辖区各族群众为服务对象,以“一老一小一特殊”为服务重点,开展义诊、义剪、助残、助学、助洁、康养、育幼等民生服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官方微信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手机端

便民热线

智能问答

智能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