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区人民政府:
根据《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报送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的通知》(东政办发〔2017〕54号)要求,《交通街道办事处过去五年和2017年工作总结、今后五年和2018年工作安排》以拟妥,现随文上报,请审阅。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交通街道办事处
2017年10月10日
交通街道办事处过去五年和2017年工作总结、今后五年和2018年工作安排
一、过去五年工作总结
(一)强化办事效能,提升服务群众水平。街道实行“去机关化”改革,通过构建“两中心一平台”服务模式,实现群众上门一站式服务、一口办结,承接准生证、独生子女证、医保审核等29项政务审批事项办理,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能。同时,建立市民缴费平台,方便群众水、电、气、讯等9项生活缴费,拓展了街道社区服务功能。过去五年,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接待办事群众22497人次,生活缴费服务平台缴费人次达62310多人次,缴费金额达1300万元。
(二)抓实各项业务办理服务,打造群众满意办事机构。街道办在民政、计生卫生、劳动保障、城市管理等专项工作中,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惠民政策落实到户到人。过去五年,街道服务辖区计生人口12万人次,办理生育服务证1336例,通过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向居住地反馈流动人口10000余人;社会救助方面,为辖区981人办理低保,发放低保金967.43万元,发放残疾人补助806人304.41万元;劳动保障方面,辖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693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934人,缴纳养老保险金256.9万元,办理城镇无业居民医疗保险18007人(包括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缴纳医疗保险金219.98万元;城市管理方面,街道对97个小区进行改造提升,解决77个老旧小区的供暖、管网、路面维修、小区硬化等问题,使12920户居民受益。
(三)加强阵地建设,改善服务群众环境。五年来街道向区政府申请资金投入社区建设,分别完成了祥和、锦绣社区新阵地建设4203平方米,住宅小区居民活动阵地建设1911平方米,增加了群众文体活动场所,打造了便民服务点,改善了服务群众环境。例如健康社区将原办公阵地改建成为邻家孩子馆、帮办中心,为群众提供亲子、家政等生活服务,满足了群众生活需求。目前,7个社区的阵地面积已达到10450平米。
(四)落实重点工作,推进社区民生民心项目发展。
1.住宅小区文明创建三年攻坚行动。从2015年至今,街道对97个小区进行了供暖、供水、排污、防水、小区硬化等项目改造,辖区17820余户居民受益,共投入资2149.8158万元,其中居民集资867.5168万元,政府以奖代补资金612.6426万元,两共基金343.9619万元,包联科级干部集资42.75万元,协调物业公司出资18.9445万元,辖区单位出资184万元,开发商出资80万元。
2.棚户区改造项目。街道按照《东胜区棚户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合理安排,共征收房屋总建筑面积60651.44平方米,发放房票价值41693.5075万元,发放现金补偿款2493.7713万元,未发放金额1572.4121万元,待资金到位全部按时发放给棚改户。
3.城市精细化治理行动。构建街道、社区、住宅小区三级网格,形成全覆盖的城市治理网格体系。城市治理实践中,街道社区强化每级和每个网格的责任,健全监督调度信息平台管理考核机制,严格规范每位网格员“一部终端,两套系统”的运用,对辖区内的问题分类上报,实现无缝对接。落实街道 “两清单一指南”(街道公共服务清单、社区工作负面清单、居民服务工作指南)管理服务模式,以清单形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规范街道、社区管理服务流程,确保“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促使街道社区干部种好“责任田”,当好“服务员”。
4.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在落实东胜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中,街道通过整合辖区各类资源,充分激发社会组织承担公共服务的功能,建立医养结合、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两中心一站点”,即祥和社区春晖医养健康服务中心,提供医疗养老、专业护理、调理康复等专业医养服务;新村社区春晖日间照料中心,提供老年人日间照料、按摩理疗、文化娱乐、日间餐饮等服务;锦绣社区春晖养老服务站,提供医疗咨询、心理疏导、短期托管、营养配餐、日常护理、养生保健等服务。同时,街道组织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产业,引导立仁医院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工作,目前医院配备贵宾、普通医养房,设置医养床位300余张,现有80多位老年人入住,医院提供综合医养服务。
二、2017年工作总结
(一)卫生计生服务工作。2017年,街道完成国家对2个社区的40户流动人口进行了动态监测的调查录入工作;为伤残家庭、失独家庭发放政策资金39万元;对流动人口家庭和流入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政策宣传;辖区内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5%。
(二)社会救助工作。街道社会救助服务站每月为辖区107户、190人发放低保金79152元;为1646名70周岁以上老年人申请生活补贴;为61户东胜区户籍的低收入农牧户申请供煤补贴36600元;为62户居民发放冬春救助款50000元,为143户贫困居民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16000元;为182名重度、精神智力三四级残疾人申请生活补贴,并开展多种形式助残活动。
(三)劳动保障工作。今年,街道劳动保障所办理无业居民医疗保险4393人,办理无业居民养老保险484人,为 2797名退休人员进行了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和指纹采集工作,认定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329人,同时开展就业培训和宣传各类用工信息42期。
(四)小区基础设施改造。今年街道对61个小区进行了改造提升,补贴了资金677.3303万元,维修自来水管道843延长米,维修供暖管道5967延长米,硬化小区路面9752平方米,维修小区墙皮脱落及房顶漏雨1254平方米,购买垃圾桶180个,改造和新建居民活动室5个,为10个小区划停车位,绿化小区19个。做好供暖准备工作,统一供暖前,进行管网排查,通过供暖问题排查、管网维修等措施解决101个小区的供暖问题,保障了群众温暖过冬,小区供暖覆盖率达到100%。
(五)综治和安全生产工作。2017年,街道加强责任落实,将综治维稳工作纳入年度整体工作计划,分别与社区和辖区单位签订目标责任制45份,成立了综治维稳工作领导小组,落实稳控责任,化解小区一般矛盾纠纷121起,疑难矛盾纠纷4起,接待信访案件63起,解决群众上访问题6件;街道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分别与各社区、辖区各生产经营企业签定2017年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检查督查活动,在汛期做好物资储备以及落实好24小时值班制度。截至目前街道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排查隐患95条,督促整改90条,未整改隐患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强化整改;进行大型安全生产宣传活动9次,消防应急演练5次。
(六)开展三大行动。街道全面开展住宅小区文明创建三年攻坚、城市精细化治理、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大行动。住宅小区文明创建三年攻坚行动,今年街道已创建文明达标小区(一星级) 41个、文明示范小区(二星级)5个、文明标兵小区(三星级)2个,努力为居民营造宜居、文明、和谐、幸福的生活环境;城市精细化治理行动,持续推进“去机关化”、“两中心一平台”机构建设,实行辖区网格化管理,落实网格员责任,实现包片包户到人;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为王府井、太古国际商圈发展提供良好的社区管理服务,为个体经营户和创业者提供便利条件,通过社会组织孵化园搭建平台壮大社会组织力量。目前,已入驻孵化园的社会组织10家,吸引辖区内各类协会、学会36家。
(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街道自2014年12月申请成为“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以来,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管理提升、效能提升、服务提升、形象提升的重要举措,立足街道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流程等实际,构建标准体系,试点项目各项工作得到扎实、高效、有序推进,规范了社会管理流程,提升了服务质量,得到居民群众的充分认可,并于2017年4月顺利通过国家终期验收,被评为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单位。
同时,街道全力做好帮扶双拥、工、青、妇、环保、食药、民族统战、宗教、统计、全民国防教育、民兵组织建设以及区直各职能部门在街道的各项工作。
三、今后五年工作安排
(一)总体要求
今后五年,交通街道办事处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从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完善街区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创建稳定、安全、幸福的辖区环境,紧紧围绕市、区两级政府中心工作,立足街道实际,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建设幸福和谐街道。
(二)预期目标
以促进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障,以实施民生工作、社区建设管理服务、街道行政服务效能提升三大体系建设为重点,实现未来五年各项业务工作较好完成。
(三)工作内容
1.民生工作。一是抓实劳动保障工作,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辖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二是抓牢社会救助工作,严格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民政工作,维护残疾人权益,加强残疾康复服务,落实好公租廉租房申请审核制度。三是开展计生卫生服务。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四是强化城市管理。开展辖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改善小区居住条件,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温馨和谐家园。五是抓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好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信访等相关工作,提高辖区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六是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2.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孵化发展辖区社会组织,鼓励创立健康养老、养生保健、健身体育、家政服务、文化培训等社会服务型机构,通过推进医养结合,居家养老等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通过建设社区文化体系,提升居民素质,实现文化惠民;通过构建政府协调指导、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居民管理自治的社区管理模式,促进社区良性发展。
3.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政务服务大厅,以方便群众办事为目标,简化办事流程、创新办事模式、提升服务态度,实现行政咨询、审批服务集中办理办结,通过业务培训、政务公开、政策宣传等措施,提高惠民政策基层落实的覆盖率,实现街道政府服务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四、2018年工作安排
(一)劳动保障工作。全力开展好劳动保障工作,从用工信息储备和就业宣传、就业援助服务、社保收缴服务、社保补贴服务、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等方面,实现劳动就业的民生工程。打造祥和社区少数民族就业创业基地,发展少数民族手工艺、传统食品制作等就业项目,帮助辖区少数民族未就业人群、残疾人群体实现就业;做好城乡医疗保险并轨工作,强化医保功能;全面进行高校毕业生、进城农民工、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培训覆盖辖区未就业人口95%以上。
(二)社会救助工作。街道将因病因残致困人群作为民政工作重心,重点开展对此类人群的帮扶救助;对辖区低保户实行严格审核、动态管理,使低保户能进能出,确保辖区最困难人群享受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启动“残疾人温馨家园”,提供心理咨询、就业庇护、残疾人康复训练、理疗保健等具有9项服务,为辖区弱势贫困群众提供帮助。
(三)卫生计生服务工作。街道计生卫生服务根据现行国家政策,做好人口服务管理,将在明年开展“幸福家庭”工作,具体为计划生育贫困女孩救助、计划生育失能老人救助、计划生育贫困大学生救助以及“一杯奶”生育关怀,实现计生惠民。
(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态化维护辖区治安稳定,协调化解群众矛盾纠纷、认真进行信访接待,促进辖区和谐。2018年,街道社区将分别建立综治中心,接入公安监控、视频会议2个系统,重点打造吉劳庆社区平安社区,推进新村社区法治小区建设,设立法务工作室,邀请知名律师、司法工作者开展群众性法律免费咨询活动。
(五)城市管理工作。继续整顿规范小区环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居民居住生活条件,鉴于辖区老旧小区居多、物业管理服务滞后的实际,街道计划推进15个小区的物业公司引进工作,实行小区物业菜单式管理,使物业公司覆盖辖区70%以上小区;计划对20个小区进行排污、供暖、自来水管网问题进行维修改造,改善居住小区基础设施条件,提升辖区居民群众生活质量。
(六)街道社区服务管理机制改革。推行三级议事平台,即街道议事会、社区议事厅和小区议事吧,解决小区问题,形成活动共商、环境共护、文明共创、小区共建的良好局面。严格进行网格管理,落实好网格责任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继续完善街道“一厅式”审批“一站式”办理实现服务,通过直接受理,限时办理的原则,提高街道办事效率。
(七)引进培育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街道按照社会需要、居民需求的原则,继续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服务辖区群众。目前,街道社区已发展社会组织10家,计划明年街道通过居企合作、政府扶持、场地提供等措施继续引进法律咨询、健康产业、旅游服务等方面社会组织3家,促进现代服务业惠及群众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