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2月)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出席2023年度东胜区金融办此次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东胜区金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年以来,东胜区金融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办好两件大事、落实“三个四”工作任务和“闯新路、争前列、当表率”目标,全面推动普惠金融落实落细,金融服务水平提质增效,企业上市挂牌加快步伐,在服务实体经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实现金融发展方面下真功夫、见新成效,进一步助力东胜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升级金融服务,精准服务实体经济
一是健全完善政金企长效对接机制。全年召开政金企对接会7场次,梳理汇编260种金融产品、121项企业融资需求,为109家企业和项目签约授信323.19亿元。二是加大重点项目融资支持。与农发行自治区分行签署重大项目战略合作协议,计划为晶澳、中车等战略性新兴领域项目授信28.74亿元。与国开行自治区分行保持深度对接沟通,计划为奇瑞二期、厦门金龙等新能源项目授信24亿元。三是引导金融资源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协调金融机构向中小微企业发放10576笔贷款487.39亿元;为42户企业转贷24.75亿元;为194户企业续贷153.55亿元;为28家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生活性服务类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申请发放贷款贴息117.6万元。积极推广应用鄂尔多斯市中小微企业信用平台,东胜区25家银行全部入驻,注册企业1510家,2023年对接金额17.64亿元。在东胜区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打造“金融超市”线下实体阵地,开辟专区设立金融服务窗口,18家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入驻。四是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水平。推出各类涉农涉牧金融产品47种,农林牧渔贷款余额40.81亿元。推行“金融副村长”服务模式,为我区27个行政村选聘“金融副村长”,组织培训学习金融惠农政策和助农举措,摸排统计农牧民融资需求77笔2324万元,促成授信合作。
二、金融招商持续扩容,丰富壮大资本市场
一是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落实落地。引入私募基金管理中心1家,证券公司4家,其中引进的国元证券公司为我区证券类金融机构首家自治区分公司,招商证券公司、中金财富公司为国内头部券商。二是企业上市步伐逐步加快。鄂尔多斯市水投康源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新三板”挂牌,成为鄂尔多斯市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国有企业;蓝色火宴科技环保股份公司挂牌上市工作正式启动;内蒙古西部天然气公司在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天骏板”挂牌。三是上市培育辅导有序开展。动态调整拟上市挂牌后备企业项目库,目前库内共有16家拟上市挂牌企业,全年组织90余家次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参加资本市场培训5次。
三、健全引才育才机制,金融赋能人才成长
一是搭建金融人才发展服务平台。依托东胜区“胜都聚才”工程,在东胜区农金大厦打造东胜区金融人才工作中心,为东胜区金融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和活动阵地,集聚吸纳金融人才357人,组织开展学术交流、资源对接等四类人才活动24次,全力建设现代化高水平金融人才队伍。二是以金融资源赋能人才成长。推出自治区首批“人才贷”“人才投”“人才险”金融政策,在“东胜区人才强区20条”中嵌入金融赋能举措,出台实施细则,举办2次大型集中签约活动,共有26家创投机构和金融机构为58家企业提供17.3亿元金融支持,惠及各类创新创业者500余名。三是发挥金融智库作用。组建了以头部券商骨干、银行保险机构专业人才为主体的金融顾问团队。邀请上交所、北交所、相关券商和期货公司到我区开展调研7次,为26家企业提供政策宣传、金融问诊、风险化解等精准化、专业化金融服务。
下一步我办将继续加大重点产业金融倾斜,着重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金融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深化政金企长效对接机制,推进普惠金融提质扩面,拓宽融资渠道,集聚优质金融服务资源。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好企业上市挂牌政策培训、跟踪培育和全程服务,着力引进高质量、多层次的金融机构,充实东胜区金融业态,以高质量金融服务为东胜区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现场提问
(问):东胜区市民郭呈茹提问:今年东胜区金融办在推动支持乡村振兴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谢谢。
(答)金融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屈上渝: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东胜区金融办加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力度,进一步健全金融支农支牧服务体系,一是深入推进“金融副村长”服务模式,为我区27个行政村选聘“金融副村长”,培养懂政策、懂金融、懂农民的乡村振兴生力军,作为农村地区连接政府、金融机构的“桥梁纽带”,积极组织开展培训,向广大农牧民宣传讲解国家金融政策和各类惠农金融产品,摸排统计农牧民融资需求77笔2324万元,定期向金融机构推送,促成授信合作,将金融服务直接送到田间地头,推动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专业化、精准化、高效化。二是构建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与银行业金融机构、鼎新融资担保公司形成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搭建农牧户低息融资平台,为辖内农牧民提供年化利率3.8%贷款,担保费率0.5%增信服务,其中市级贴息3%,农牧民仅承担0.8%利息,银行全额承担担保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