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夯实自治基础,倾心尽情问需应呼声
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引擎”作用,以绣花针功夫织牢自治基础。治理体系精细化。按照“布局科学、易于区分、便于管理”的原则,在原有网格划分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建筑用途、人口分布、服务半径等因素,进一步优化网格设置。结合社区党员数量、分布等情况,在网格上科学设立党小组,搭好组织架构,构建起社区党组织、网格与党小组紧密结合的组织体系。截至目前,街道共设置基础网格62个,专属网格2个,在64个网格上设立44个党小组,选任932名联户长。入户走访常态化。按网格片区的划分,结合每个服务区不同的群体服务重点,由社区“两委”成员带队,网格员、党员、联户长参与,对小区居民、店铺进行挨家挨户走访,变“居民找上门”为“找上居民的门”。民情民意清单化。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聚焦小区基础设施改造、环境卫生、飞线充电以及小区居民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摸底调查,形成辖区“四清单”,即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通过对“四清单”进行梳理,经社区“两委”与“两代表一委员”、在职党员、联户长、居民代表“议单”后形成群众最想解决的问题清单。2025年年初,共征集民生意见建议53条,形成民生实事项目16件。
激发自治热情,凝心聚力问计吹哨声
积极搭建自治平台,融洽邻里关系,瞄准基层需求吹响“集结哨”,全力办好居民身边事。优化服务阵地。在6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新建改建36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实实在在以家门口便民服务阵地为基点,延伸基层服务触角,不仅为居民提供休闲活动的便利,更成为民意汇聚交流的场所。促进邻里和谐。家长里短在乎情,社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居民打开“陌生”门,迎来“熟人”笑。用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拉近邻里距离、增进邻里感情,引导更多的群体加入自治队伍,转变“事不关己、社区托底”的旁观者心态。发挥联动优势。召集小区内在职党员、党员中心户、联户长等组织力量进行协商议事,以党员带头充分将居民联动起来,“组织联商、党群联动”,贯彻“自己的小区自己管”理念,组建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业主等多方参与的“自治联动队伍”,小区自治的“红利”正“飞入寻常百姓家”。2024年在职党员参与报到1850人,化解了楼道乱堆乱放、不文明养犬、电瓶车充双电等难点问题20余个,认领“微心愿”290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0次,“自治联动队伍”召开小区工作协商会议20余场次,推动化解矛盾纠纷45件。
创新自治举措,攻坚克难问效赢赞声
基层治理的受益者是群众,主体也是群众,用好群众力量、群众智慧才能真正实现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与常态长效。邻里互助。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借助棋牌室、老年大学、小区凉亭等居民线下常聚集的场所,以及组建小区微信群、公示联系方式等线上联系渠道,为居民提供交流互动的空间,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议、活动等形式,邻里“唠嗑”间矛盾化解于无形。楼栋互议。以“小区人管小区事”的方式,联户长组织所联系的户子参与议事,议事的范围不局限于“自家事”,一栋楼的个性问题可以大家齐商,转变“只扫门前雪”的思维。集中互商。建立“社区-物业-居民”三方议事机制,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为居民搭建无障碍有效自治平台,小区环境改造、公用设施改善等重大事项,由“三方”共同研究方案,同时居民参与协调小区内的人、事、物等复杂问题,以及巡查、分析、处置等工作。2024年,神华丽苑、大兴家和苑、满世尚城等小区的遗留问题完成了改造,万胜西、秀水蓝天、金钰华庭等7个小区56件健身器材“上岗”了,居民活动室防滑地胶更换了,边家渠的路灯安装了,团结小区外围锈蚀破损栅栏变新了,小区在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氛围中变得有序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