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开展融合培训。采取“执法人员+监督人员+法律明白人”集中统一分批培训的方式,聘请专业老师组织各执法部门到基层司法所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集中培训月培训,目前,共开展十期集中培训,培训人员1200余人次。二是开展执法人员专题培训。加强全区行政执法队伍教育培训,组织开展全区行政执法人员为期一个月的线上教育培训,此次全区行政执法人员线上教育培训参训人员共计1403人。三是开展监督人员+社会监督员同堂培训。组织开展执法监督人员+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同堂培训。邀请国内法律专家、教授通过专业教授有关法律法规,提升监督能力水平。目前,开展同堂2次,100余人参加了培训。
聚焦关键环节,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督促开展自查自纠。组织食品药品、自然资源、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梳理行政执法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形成清单并报司法局备案。采取销号方式要求问题单位限期作出整改。目前,对梳理执法共性问题6项,整改销号6项。二是监督“三项制度”落实。区直各执法部门全面落实执法公示制度,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公示更新完善相关公示信息。积极推广应用自治区行政执法文书格式,完善文字记录、规范用语,做到文字记录合法规范、客观全面、及时准确。强化法制审核制度落实,区直各行政执法部门法制审核人员平均达到了本单位执法人员总数的5%。三是严格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按照行政裁量权的制定工作要求,有关执法部门对执行上级部门制定的行政裁量权基准,均在本部门门户网站进行公布公示。
聚焦夯基垒台,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一是深化执法体制改革。严格按照《机构改革实施意见》要求,保留了农牧、应急、市场监督、城市管理和3个镇共7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目前,已完成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撤并整合及人员转隶工作。二是有效承接权力事项。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赋予苏木乡镇行政执法权力指导目录》,组织开展本地区乡镇赋权工作,督促镇人民政府认领实施赋权事项。目前,2个镇人民政府全部承接了56项行政处罚权,1个镇人民政府根据工作实际承接了50项行政处罚权,并以镇人民政府名义印发正式文件,在东胜区人民政府网站统一公布。三是全面梳理清理执法事项。对照权责清单分类梳理,截至目前,共梳理行政许可205项、行政处罚3560项、行政监督检查383项、行政强制措施115项、行政强制执行3项、行政确认59项、行政给付114项、行政征收37项、行政裁决6项、行政奖励60项及其他行政执法事项114项,并形成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清单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布。
聚焦协同共进,打造高效能执法协调监督格局
一是全面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集中普遍评查+重点评查的方式,抽取各执法部门共334卷行政处罚进行了评查,共评查出共性问题8大项,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的规定,将《行政执法案件评查表》反馈至被评查部门,要求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反馈至司法局。二是完善专门机构设置。设置了专门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机构,配备了具有法律职业资格人员从事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15个司法所均加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室牌子,每个司法所至少有2名执法监督人员。三是拓宽执法监督渠道。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关于印发选聘万名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工作方案的通知》(内司通〔2023〕138号)要求,向社会发布关于选聘社会监督员的公告,经严格程序并审核把关,共聘请101人为东胜区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并向社会公布。目前,共开展社会监督员集中监督活动2次,发现执法问题线索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