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凉风习习,适宜最好。走进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天骄街道,宽阔干净的马路,郁郁葱葱的树木,五彩斑斓的花海,绿油油的草地,协商议事亭热火朝天,多彩活动其乐融融……辖区面貌日新月异,民生实事落地开花,居民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积极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人大代表&议政代表+基层治理”新机制,着力开展“双联动、沉浸式、互动式”的常态化硬核行动,天骄街道聚资源、拓平台、优服务,依托多元化载体和途径延伸代表履职“触角”,释放代表履职新活力,进一步推动街道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代表+平台” 推动基层治理新提升
着重于服务进“门”,实现“最小”基层单元聚力赋能。天骄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人大代表、议政代表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小情,赢得百姓好评。一方面,将人大代表、议政代表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全部划分到街道63个全科网格内,努力实现问题“格”中提,事情“格”中办。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动员代表参加“凉亭会”“板凳会”;由人大代表、议政代表、社区、居民组成四方“横向发力”;由社区“两委”班子、网格员、志愿者、相关部门等组成的工作服务队伍“凝聚合力”,收集社情民意41条,走访接待选民570余人次,进一步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着眼于机制入“微”,放大“有形”联络站点功能效应。街道人大工委织密代表工作制度体系,构建起1个人大代表之家、5个代表联络站、N个代表工作室的“1+5+N”组织体系,实现了以制度保障代表闭会期间活动常态化,以常态化代表活动促进人大职能作用有效发挥。
着力于数据变“强”,优化“无形”履职平台治理路径。坚持数字赋能增效,以全天候、零距离、无障碍服务为目标,建设“‘码’上参与·议题征集”履职“一码通”,打造代表为民办实事智慧履职服务平台。
“代表+服务” 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会商制。街道统筹人大代表、议政代表、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力量,搭建居民沟通议事平台,坚持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调动群众更广泛更直接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保障了院落翻新、平安综合提升、健身休闲等14项会商项目顺利完工,极大激发了代表的主体意识和履职活力。
锚定代表“四个优势”,增强代表履职动能。围绕社会热点、群众关注点,依托代表的职业、专业和实践,充分发挥人大工委委员“双岗、行业、职能、调解”四个优势,创新开展“一委员一议题”履职主题活动,邀请相关部门共同开展议题视察调研活动,现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
用心倾听民声化矛盾,助力基层治理见实效。充分调动街道、物业、法律顾问等代表力量,统筹“家、站、室”和集普法教育、诉前调解、矛盾调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业务综合为一体的法律服务工作室等阵地力量,依托“模拟法庭”,用足用活“调解能人”优势,确保矛盾隐患发现在萌芽、化解在初始。同时,开展“代表+律师”活动,面向选民,宣讲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面向商圈,开展集法律问诊、纠纷调解、诉讼指导等专业法律服务5次,为提升商圈服务能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
“代表+法治” 助力基层治理见实效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人大工作,专题研究人大工作2次,街道人大工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各级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全覆盖传达学习,全方位座谈交流。
提出议案建议是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形式。按照“提出高质量、内容高质量”的要求,加强代表建议工作的培训、引导、把关,促进代表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3件,对推动实事项目建设、解决重点民生关切发挥了积极作用。
提升监督工作的刚性和实效,切实做好民生福祉和群众期盼的“落实篇”。一是推行代表包联“1+N”项目督查,深化“人大代表+居民议事会成员+群众”三方联动监督体系,运用代表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监督方式,打出了人大监督“组合拳”。二是充分发挥代表的专业特长,采取集中视察、听取汇报、明察暗访等多种方式,主动当好项目“监督者”和“推动者”。三是在日常走访、接待选民的过程中,对小区建设、基层治理及其它领域积极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