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组织建设,找准“起点”,激活基层治理“源动力”。
坚持党建引领,建立以党员为骨干的服务团队,形成支部进网格、党小组进楼宇、党员进家庭工作模式,实现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立体化服务。组织社区党组织书记带头深入调研摸实情,实地观摩学习阔视野,有效发挥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头雁效应”。发挥“双报到”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实行服务社区积分制管理,开展党员“微心愿”认领活动,引导在职党员、机关党员主动融入社区,在社区开展文化宣讲、矛盾调处、困难帮扶、医疗救助等志愿服务,有效激活城市基层党建的“神经末梢”。
聚焦民情民意,夯实“承重”,扩大基层治理“基本面”。
找准“小切口”、看准“微镜头”,对标问题精准施策。物业服务更精细。各社区党组织探索实施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网格+物业”的管理工作模式,不断引入“红色物业”,建强“红色业委会”,引导社区、物业、业委会“三驾马车”同向发力。通过“四位一体”协商议事机制协调物服企业与业主纠纷200余件,合力解决小区路面翻修、充电桩建设等民生问题83件,5个住宅小区遗留问题完成整治,提升党群服务站阵地建设3处,持续优化升级小区“微环境”,持续完善“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便民服务再升级。街道联合区民政局及和惠养老服务中心共同探索“政府+企业”的社区养老模式,打造了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开辟惠民餐厅、娱乐休闲厅、老年大学、棋牌活动室、日间照料室等功能室。全年为老服务中心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2.5万余人次、家政服务32次、理疗护理2700次、心理疏导30余次、健康检测100余人次、健康宣传44场次,有效改善了辖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聚焦多方合力,凝铸“微光”,点亮基层治理“满天星”。
坚持用好“双报到双融入双服务”机制,整合辖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力量,实现组织联网、阵地联建、活动联办、需求联应,全面增强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建立“党建引领+红色联盟+志愿服务”机制,通过“居民点单、社区派单、红色联盟接单”的服务模式,实现各类资源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截至目前,辖区8个非公经济党支部,43家共建单位,3个商圈,36家物业公司、80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加入红色联盟,“红色联盟”阵营不断扩大,居民享受到了专业便捷的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提升了社会影响力,社区精细治理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社区和“红色联盟”成员在共筑共建中实现“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