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规划,筑牢教育根基。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每年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要点,并结合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的新特点、新需求,制定培训方案,系统谋划。一是摸清党员需求。制定《党员教育培训课程需求调查问卷》,依托“敲门问询”活动,收集街道辖区内党员意见,根据不同意见综合分析,了解党员参训意愿与课程需求,精准掌握党员所思所想。二是制定教育计划。结合党员实际需求和街道当前发展重点、服务难点、治理痛点,每年制定《林荫街道党员教育培训计划》,为参训党员量身定制培训课程,不断提高学习精准性。三是优化教学体系。打破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按照“50%课堂+40%现场+10%研讨”的比例,重新设计教学思路,切实满足党员培训多样化需求。
健全机制,确保教育实效。街道党工委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支撑,不断健全各项机制,规范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确保教育取得实效。一是完善管理制度。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规章制度,街道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各自实际,建立健全党员培训、党员请销假、党员学习考勤等制度,明确党员培训守则,严明学习纪律,确保党员培训制度落到实处。二是加强监督指导。采取日常指导和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强对党员教育工作的全过程督导,了解掌握各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总结经验,落实党员教育培训等各项工作,坚决防止党员培训走过场、走形式。三是坚持跟踪问效。提升培训实效,由各支部组织委员通过上门走访、电话回访、微信联系等方式,及时了解参训党员学习成效,并将学习效果转化运用好的党员及时宣传推广,树立典型榜样,达到“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的目的。
分层分类,落实培训全覆盖。街道除积极落实基层党组织党员全员培训外,分层分类,抓好党员培训全覆盖。一是抓实社区“领头雁”全员培训。换届以来,已组织各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新任社区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主题培训行动”、社区书记“三比三看”、党务知识竞赛等多种类型的党组织书记培训班20余次,共培训8人次。二是抓实非公党建指导员全员培训。2023年以来,街道已举办2期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指导培训班,共有40人次参训。三是抓实流动党员全员培训。建立健全流动党员长效管理机制,按照定期辅学、集中教育模式管理,采用微信、电话等多形式向流动党员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近年来,各基层党组织通过电话与流动党员沟通交流80余次,多形式发放学习资料六百余份。
创新形式,丰富教育内容。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增强党员的综合素质和政策理论能力,并结合街道基层治理、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题培训,推行案例分析、体验式教学、情景互动式教学,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让党员在学习教育中蜕变。今年以来,开展调研观摩、参观教育基地、观影等培训10余次。二是“线上与线下”结合。线上依托“学习强国”APP、街道微信公众号、社区党员微信群等网络平台,通过线上学习等方式,激发党员学习活力,增强党员学习意识。线下采取“集中培训+支部学习”的方式,不断强化党员知识理论、业务技能,让党员队伍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三是“讲学与送学”结合。邀请专业讲师、老党员、党代表以身边事身边理开展党课座谈,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建立支部成员帮扶制度,由结对帮扶人员定期进行“送学上门”服务,确保党员学习不缺一位、不漏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