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夯深石榴根,在“引领力”上谋得“实”。强化组织领导,召开工作部署会、推进会3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任务纳入党工委重要议程和各类业务工作,积极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健全组织机制,依托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机制;积极吸纳老干部、退役军人、老教师等人员成立促进会,组建“红石榴”宣讲队6支,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宣讲活动7场,受众600余人。
繁茂石榴叶,在“支撑力”上锚得“深”。集聚融合平台,融合打造统战之家和政协委员之家为石榴籽之家,重新在有机融合、一体推进中扎实开展“模范自治区”创建工作。整合优化各类平台资源,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民族团结交流促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实践创新、国学文化传播、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五大基地”,组织辖区各族群众参加各类实践教育活动8场。
绽放石榴花,在“向心力”上聚得“牢”。坚持“同心、聚力、共治、共享”四种理念,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统战人士、政协委员、共建单位、辖区群众”的“6+N”同心圆,借力“党建+民族团结”“新时代文明实践+民族团结”“网格+民族团结”等融合机制,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网”进社区治理之中,织密服务网络、优化服务保障,开展摸排走访8次,搭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治、共事共享、共融共乐”基层治理新格局。
硕结石榴果、在“凝聚力”上育得“广”。
深入实施主题宣讲、“石榴籽+”、共建精神家园、民族团结进步、共建共享现代化、依法治理、暖心服务七大工程,挖掘“石榴籽典型个人”2例,创建“石榴籽社区”5个,培育“石榴籽青年岗”5个,打造“石榴籽小区”1处、石榴籽驿站14处;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次,组织弘扬传统文化活动9场,打造石榴籽主题广场1处;创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单位1个、东胜区民族团结社区1个;为各族群众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和社保服务,及时足额发放各类补贴80.37万元;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宣传5次;开展帮扶慰问、矛盾调解、便民惠民等暖心服务3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