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我市羊绒产业发展现状
(一)整体发展情况
羊绒行业的产业链由绒山羊养殖、原绒生产、羊绒流通、羊线加工及羊绒制品销售等主要环节组成,可以概括为羊绒生产、流通、加工和销售等四个环节。2022年,鄂尔多斯市共建成绒山羊种羊场21个,现有绒山羊家庭牧场5469户、专业合作社280家,年产山羊绒3552吨;规模以上羊绒类生产企业共有7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1.1亿。2022年全市限额以上羊绒类销售企业共有1家,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元。
(二)“领头羊”作用彰显
我市羊绒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以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等企业为龙头,以东胜羊绒产业园为重点的羊绒产业中心,产业链从单一的羊绒衫加工,发展到现在的全系列羊绒制品及服装加工,形成了一条较完整的产业链,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建成规模最大、技术体系最完善、品牌竞争力最强的“世界绒都”。2022年,“鄂尔多斯”以1506.75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16年蝉联纺织服装行业榜首。“鄂尔多斯”“东达蒙古王”“伊司米”“伊吉汗”等品牌已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
(三)以标准引领行业发展
2023年4月,由鄂尔多斯集团主导制定的《纺织品 分梳山羊绒品质标识规范》国际标准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实施。山羊绒作为我国的特色优质产品,在国际上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对其品质进行标识规范,供养殖、生产、销售、交易、质量监督和进出口检验参考,使得山羊绒的品质和市场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和健康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指导改善山羊绒养殖环境和质量,保护山羊绒稀有资源,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实现山羊绒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此项标准的发布及实施,为促进山羊绒合理利用,推动羊绒行业的均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升级
为振兴羊绒产业,我市全力支持羊绒产业技术创新,创造最优科技创新环境,从育种、养殖、生产、交易等全产业链入手,为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科技力量。由鄂尔多斯牵头成立了全国羊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了8所院校、6家标准研制单位、各个羊绒产业相关企业形成联盟,持续打造羊绒产业发展新平台,实现共聚共生、共建共创、共享共赢。鄂尔多斯集团“山羊绒材料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被认定为自治区农牧业、能源领域优化重组后的第一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为提高生产创新能力提供有力科技支撑。自2018年起,我市已成功举办6届中国(鄂尔多斯)国际羊绒羊毛展览会,通过博览会带动鄂尔多斯市乃至世界绒纺产业链技术水平提升,扩大关联产品影响力,积极促进我市与国内外绒纺产业展开密切交流合作。
(五)开启数字经济新模式
近年来,以鄂尔多斯集团为首的羊绒羊毛龙头企业在科研和产业链上不断深耕,品牌效应日益凸显,而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羊绒羊毛企业也在发展壮大,迸发出无限活力。华容商厦作为西北地区较大的羊绒制品老字号批发市场、全平台电商优质选品基地、鄂尔多斯羊绒产业高质量发展集散中心,通过引进优质羊绒企业,开拓电商销售渠道,让入驻商户抱团取暖、走向共赢。
二、目前羊绒产业存在问题
(一)缺少更加优质化的“绒”
近年来,由于环保政策、市场环境、价格调控等多方面因素,农牧民不断引进其它地区产绒量高、绒质粗的绒山羊进行品种改良,经过增粗改良的山羊可增产原绒50%,而粗绒的市场价格仅比未改良细绒低不到15%,导致羊绒质量持续下降,尽管这一问题引起多方关注,也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但收效甚微。在我市羊绒整体质量较好的保种区内,细度低于14.5微米的超细型绒产量只有400吨(在补贴的情况下),仅占全市羊绒产量16%左右。
(二)缺乏更有集聚力的“家”
目前我市羊绒企业小而散问题比较突出,企业不抱团,缺乏行业自律,没有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羊绒产业的资源整合和规模化发展。2013年鄂尔多斯市东胜经济科教(轻纺工业)园区成立,2015年内蒙古羊绒交易中心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挂牌运营,但只有部分企业在交易市场或中心进行交易,而入驻园区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
(三)缺少更有竞争力的“牌”
大部分中小企业对培育和打造品牌注视程度不够,企业品牌含金量低,我市本土绒纺品牌众多,除以“鄂尔多斯”为首的少数品牌被人熟知外,大部分品牌能被当地居民所知道的屈指可数,放眼全国更是无人知晓。如何在全国2000多家绒纺品牌中脱颖而出,必须不断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品牌含金量。
三、促进羊绒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
加大振兴羊绒增资金投入,增加羊绒收储贴息资金以及羊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除政府资金扶持外,还要鼓励金融机构、民间资金加入的方式实现产业滚动发展,为鄂尔多斯羊绒产业提供资金保障。
(二)加快优质种源基地建设
加快打造优质阿尔巴斯绒山羊养殖基地,鼓励更多养殖户推行标准化养殖,从种畜基地的源头抓好优质绒山羊品种的培育。完善“按质定价、优质优价、牧工一体化”的价格体系和收购制度,加强优质羊绒原料保护,调动农牧民繁育优质绒山羊的积极性,提升山羊绒纤维品质,建立品质优势,不断夯实鄂尔多斯羊绒产业源头。
(三)培育壮大羊绒产业集群
加快建成链条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绒山羊科创中心、羊绒交易中心、羊绒产业中心”,以集群模式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促进羊绒产业集群化抱团式发展,形成发展合力,共同打造鄂尔多斯羊绒产业温度。
(四)加强企业自主品牌打造
鼓励企业引入先进品牌策划、品牌设计、品牌创意、品牌咨询、品牌包装、品牌宣传、品牌推广、品牌托管运营、品牌价值评估等服务,创建和培育自主品牌,实施自主品牌建设工程,不断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品牌产品附加值。借助官方渠道宣传推广和保护我市羊绒品牌,不断扶持品牌成长升级,持续讲好鄂尔多斯羊绒产业故事。
一根羊绒织就多彩世界,鄂尔多斯市将以“构筑世界级羊绒产业”为目标,持续推进羊绒振兴,提升我市羊绒产业国际话语权,将“中国绒都”这张名片擦得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