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尝到“智治”甜头
坚定“智治”建设大步走
东胜区尝到了利用“智治”手段解决疑难案件的甜头,看到了智能化设备在案件陷入僵局后发挥的奇效,更加坚定了依托“智治”支撑,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决心,“这一剂强心针”还要从2023年5月讲起,东胜区三台基水库附近一处山沟废旧平房内,人影绰绰,很是热闹,仅有一条进出平房的简易道路,还被安插了多处放风岗哨,一旦陌生人接近就会被监控或者盘查,这一反常举动引起了东胜公安分局工业街派出所民警的警觉,就此一起野外开设赌场案的侦破工作拉开帷幕。
犯罪嫌疑人为逃避公安机关打击,将赌场开设在偏僻之地,人迹罕至,而且防御密不透风,实施抓捕极易打草惊蛇,在传统地面侦查手段对此毫无办法之际,东胜公安分局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利用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空中侦查”,撕开了查办隐匿赌场案的突破口。公安分局指令警务航空中队两名无人机操控员携带无人驾驶航空设备及无人机地面指挥车,迅速到达赌博窝点一公里以外,通过双机交替起飞的方式对目标区域开展隐蔽高空侦查,并同步将无人机实时画面回传至地面指挥车内大屏幕及地面攻坚警力手机端,发现疑似放风岗哨2处,赌博窝点1处,疑似款车2台。地面指挥员通过指挥车内大屏幕上标记出的重点部位及行动路线迅速制定抓捕方案,地面警力兵分五路快速对所有目标形成合围,嫌疑人被一网打尽,现场抓获20余人,收缴赌资10余万元,案件成功告破。
这起案件的圆满侦破是东胜公安分局利用警用无人设备全面参与警务实战的一个案例,也是警用无人设备应用在纷繁复杂的大案要案中发挥有力助攻的一个掠影,更是东胜区强化“智治”支撑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东胜区本着“适度超前、实战实用、共建共享、安全经济”的工作理念,让信息化智能化成为基层社会治理迭代升级的重要方式,让“智治”充分发挥惠及百姓、增进民生福祉的助推作用,东胜区为此做了大量卓有成地的探索和实践。
一是“信息感知”赋能城市网络建设。东胜区全面推动社会治安总体防控,结合“雪亮工程”“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等项目,建成光传输网络2700公里、数字高清摄像机16853台、电子围栏60处,依托公安大数据、视频监控、警用卫星定位等系统,实现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农村主要出入口等部位监控全覆盖,动态轨迹合成信息全域采集,警情处置效率同比提升30%以上,同时创新推动“东胜义警”“街面警务站”建设,促进了“警网、天网、民网”的三网融合,形成“群防群治、动静结合、内查外堵、天罗地网”的立体化防控格局。
二是“智慧治理”赋能社会矛盾化解。东胜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通过“多多评·东e行”基层治理应用板块搭建起社会治理信息联动平台和网格化管理服务基础平台,实现了三级综治中心的互联互通,实现了案件办理全程记录、同步保存、在线调解、远程确认,2023年以来,中心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094件,化解1426件,化解率68.1%,响应率100%,极大地提升了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道,矛盾纠纷不上交,问题化解在萌芽。
三是“智慧政法”赋能“智”理建设。政法各单位紧密结合工作实践,积极探索“智慧政法”新路径。东胜公安分局成立了自治区首个旗县级“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警务航空中队”及“警用无人机警务实战技战法研究室”,综合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推出了警种融合、政法融合、警医融合“三融”警务模式;东胜区人民检察院建成自治区首家法律监督大数据中心,搭建起“智慧民事、智慧行政、智慧公益诉讼”三大监督平台,形成了刑事检察多维类案监督、未成年在校学生异常卡码监督等12个法律监督数据模型;东胜区人民法院开发的司法应用场景具备法律法规索引、类案推送、文书辅助生成等功能,实现了远程庭审、远程旁听、远程调解,截止目前,开展远程庭审1022次,远程调解7996次,极大减轻了群众诉累,提升了审判质效。
在经济社会剧烈变迁和网络社会迅猛发展的当下,数字时代的到来要求各级政府实现从“治理”走向“智理”的转变,基层“智治”治理向“智慧”治理方向发展,才能把基层工作人员从大量简单性、重复性、事务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解决长期以来传统手段做不好、做不了的事情,东胜区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智治”系统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仍需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才能更好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凸显最优“智理”效能。
供稿:东胜区委政法委 常馨月 1554033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