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东胜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资料来源:东胜区统计局综合科 发布日期:2011-06-16 16:56
字号:
打印: 保存: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区经济大发展、实现大跨越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继续做好民生工程,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经济总量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据初步核算,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9.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9.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2亿元,同比增长0.5%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0.68亿元,同比增长16.6%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6.66亿元,同比增长21.0%。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339.260.5

财政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68.19亿元,同比增长62.1%(含康巴什)。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5.55亿元,增长66.9%;上划中央税收收入77.88亿元,增长55.6%;上划自治区收入14.76亿元,增长75.4%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41.0亿元。分产业看(不包括康巴什),二产完成67.01亿元,增长85.3%;三产完成91.31亿元,增长46.7%。二、三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比例为42.3 : 57.7。分税源看,主要税源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完成59.48亿元、21.60亿元、32.98亿元和13.42亿元,分别增长51.0%88.2%40.3%93.3%

全年完成财政支出46.0亿元,增长38.6%(不含康巴什)。财政服务社会、保障民生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其中,城乡社区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教育支出分别完成20.03亿元、3.58亿元、1.95亿元和5.92亿元,分别增长102.6%29.4%57.8%35.9%

物价继续上涨。2010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70%。从八大类分类价格指数看,呈现出四升四降的特点。其中,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和居住类呈上升态势,分别上涨了11.40%0.88%1.99%4.71%;衣着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讯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分别下降了0.22%0.66%1.29%1.9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见附表一)

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旧城改造顺利推进。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投资约1.15亿元,实施了市民关心的电力下地、电力隧道及数字城建4项民生工程。二是旧区道路建设如火如荼。投资约6.16亿元,实施了铜川路、富兴南路等22项道路建设工程。截至2010年底,兴胜北路(民族街北环路),铜川路(民族街铜川北三环路),蓝萨西巷、满达巷等街路已经陆续通车,其余道路建设工程有序推进。三是城市美化、亮化工程再上新台阶。

铁西新区建设井然有序。一是道路桥梁建设顺利进行。开工建设了一、二、三期及科教园区范围内41条主次干道、规划支路及配套管网,16条道路已铺油通车;包茂一号桥、包茂二号桥、昆都仑1号桥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二是配套工程建设日趋完善。东环路35KV地下变电站及电力隧道的电力设备已安装并调试完毕,109国道和旅游专线路灯已全部安装完毕。三是绿化工作成效显著。三园、昆都仑川景观河、吉劳庆湿地保护工程的绿化工作已基本完成。

环境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全年新建改造垃圾收集站100座、垃圾压缩站20座、水冲式厕所65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0%,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1891万平方米。城市的整体功能日臻完善,城市人居环境日渐改善,全年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340天。

三、农 

2010年我区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82亿元,同比增长0.5%。全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7865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5735公顷,较去年减少1473公顷;油料播种面积为222公顷,较去年减少 7公顷。粮食总产量达到19623吨,其中:玉米产量为10499吨,油料、蔬菜产量分别达到371吨、1192吨。

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头数达96021头(只),日历年度牲畜存栏头数为107170头(只)。日历年度牲畜出栏头数达97856头(只),出栏率91.3%。全年肉类总产量2812吨,牛奶总产量14894吨,禽蛋产量254吨。(农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见附表二)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牧业生产条件逐年改善。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0.75万千瓦。

生态环境改善,城乡统筹步伐加快。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227公顷,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植被覆盖率达87.0%,森林覆盖率达33.01%。城乡统筹步伐进一步加快。生态移民工程一期已完工,共安置移民355412439人,二期正在建设当中;矿区移民共搬迁4018户,已分配到安置住房的有2054户。同时加强对转移农民的培训,全年培训转移农民9036人次。

四、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实现了稳步、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10年,我区工业实现增加值210.63亿元,增长1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85.0亿元,重工业仍然是我区工业的中流砥柱,实现增加值167.4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0.5%;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7.6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煤炭产量达到8088万吨,增长46.7%;发电量达到373763万千瓦时,增长2.8%;供电量为1382018万千瓦时,增长48.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附表三)

企业效益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7.11亿元,同比增长25.6%;利润总额达到92.50亿元,增长39.2%;产品销售率为101.69%

建筑业生产快速增长。2010年我区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225.11亿元,同比增长32.0%;实现增加值40.05亿元,同比增长17.8%。全区具有资质以内的建筑施工企业142个,全年完成房屋施工面积782.89万平方米,增长46.6%,房屋竣工面积503.47万平方米,增长92.0%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快速增长。2010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03亿元,同比增长24.8%。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0.49亿元,同比增长21.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56.65亿元,同比增长64.7%:第三产业投资唱主角,全年完成投资332.89亿元,同比增长12.2%,占投资总额的66.6%。(固定资产分行业投资见附表四)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趋缓。2010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62.12亿元,同比增长11.9%。全年房屋施工面积达2804.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4.2%;房屋竣工面积达73.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9%;商品房销售面积达243.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商品房销售额达121.59亿元,同比增长9.4%                 

六、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14358万吨,增长24.0%,货运周转量158441万吨公里,增长25.0%;完成公路客运量 1600万人,同比增长4.8%,客运周转量134345万人公里,同比增长 7.5%

邮电通讯业持续稳定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64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31亿元,电信业务总量13.33亿元。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达到8.1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90.26万户,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达到 6.68万户。

七、内外贸易

国内贸易持续旺盛,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28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城镇166.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农村19.83亿元,比上年增长5.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17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3%;餐饮业完成13.74亿元,比上年增长28.0%

东胜居民消费全面升级,处于快速上升通道,围绕提升生活质量的消费热点继续升温。 2010年,汽车类、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等零售额分别增长36.0%41.3%18.2%19.2%235.5%24.1%

进出口有增有减。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1876万美元,同比下降15.0%,其中,出口总额23688万美元,同比增长41.6%;进口总额8188万美元,同比下降60.6%

八、金融和保险业

2010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097.02亿元,增长35.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9.94亿元,同比增长28.0%;企业存款437.83亿元,同比增长31.0%。年末贷款余额1009.1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中长期贷款总额582.49亿元,同比增长21.5%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5.23亿元,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5.32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9.91亿元。全年共支付各类赔款金额3.03亿元,其中人寿保险赔款0.34亿元,财产保险赔款2.69亿元。

九、教育

教育事业日臻日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新建中小学、幼儿园11所,对5所中小学7栋单体进行了抗震加固。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坚持德才兼备、宁缺毋滥的用人标准,面向全国、全区、全市公开招聘优秀教师521人,其中硕士毕业生36人、本科毕业生262人,外盟市地市级以上优秀教师、教学能手55人、自治区级以上教学能手2人。

年末我区有中等专业学校3所,招生6216人,年末在校生13755人,专任教师385人;有职业中学2所,招生1027人,年末在校生1688人,专任教师147人;有普通中学15所,招生10264人,年末在校生29258人,专任教师1923人;有小学30所,招生4151人,年末在校生29665人,专任教师1497人;有幼儿园35所,入园人数 6790人,在园人数12937人,专任教师1173人;有特殊学校1所。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100%,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为0

十、文化和卫生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积极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规划建设了8个高标准社区综合文化中心,十分钟社区休闲娱乐圈正在逐步形成。文化活动异彩纷呈,成功举办了盛视2010”全国首届春节电视文艺晚会颁奖晚会、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拥抱自然、亲吻草原万人多米诺项目暨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活动等大型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新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2项,其中九曲黄河阵灯游会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年末我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2个,图书馆2个,体育场馆1个,新闻出版单位1个,广播电台2个,广播覆盖率达100%,电视台2个,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城市社区卫生建设有了新成效,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完善。完成了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新型农村医疗保险覆盖面逐渐扩大,参合率达到95%以上,参合农民报销封顶线从5万元提高至10万元,住院报销率从55%提高到70%,参合农民因病致贫现象趋于缓解。同时继续实行东胜区户籍农牧民住院治疗费用给予减免20%的优惠,对55周岁以上东胜籍居民每年免费体检一次。年末拥有卫生床位2670张,卫生技术人员3911人。

十一、人口和居民生活

人口持续增长。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6.02万人,增长2.8%。其中,男性人口13.07万人,女性人口12.95万人;非农业人口17.95万人,农业人口8.0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306人,人口出生率为16.6‰,死亡人口564人,人口死亡率为2.2‰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02元,增长15.3%其中:工资性收入为20247元,同比增长14.6%;经营净收入为4025元,同比增长15.1%;财产性收入为2553元,同比增长34.2%;转移性收入为2171元,同比增长26.3%

城镇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77平方米。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进一步增加,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汽车45辆,电脑58台。(城镇居民每百户耐用品拥量见附表五)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5002元,同比增长19.0%其中:食品支出7026元,衣着4740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627元,医疗保健897元,交通和通讯3821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3412元,居住2160元,其他商品与服务1320元。

十二、平安建设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切实加强,平安东胜建设全面推进,社会环境保持安定和谐。2010年东胜刑事案件发案数3139起,破案数1272起,破案率达40.5%

十三、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54721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588人,其中,下岗人员安置就业80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年末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54429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54587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的职工人数为103424人,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88282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60049人。年末有3073户、6024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全年发放低保金额2153万元;有2039户、3886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全年发放低保金额1054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月的330元提高到40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年的2200元提高到 3360元。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由7000元提高 8000元,7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每年发放1200元生活补贴。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绝对数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表一: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类别

201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103.7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

 

 一、食品

111.40

      粮食

114.47

      肉禽及其制品

106.84

     

109.14

      水产品

105.49

     

136.21

      干鲜瓜果

130.84

 二、烟酒及用品

100.88

三、衣着

99.78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98.04

 五、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1.99

 六、交通和通讯

98.71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34

 八、居住

104.71

 

  

 

附表二:       农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

   

计量单位

2009

2010

粮食总产量

25000

19623

油料总产量

377

371

蔬菜总产量

2650

1192

肉类总产量

3239

2812

奶类总产量

10813

15240

绵羊毛产量

33

51

山羊绒产量

9

16

禽蛋产量

268

254

大畜存栏

牧业年度

 

6939

5467

日历年度

6318

4876

小畜存栏

牧业年度

86802

73253

日历年度

100735

85013

生猪存栏

牧业年度

20836

17301

日历年度

18671

17281

 

附表三: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2009

2010

原煤

万吨

6226

8088

发电量

万千瓦时

363427

373763

供电量

万千瓦时

932897

1382018

针织服装

万件

303

374

羊绒衫

万件

283

361

无毛绒

358

327

天然气

万立方米

158022

150202

自来水生产量

万立方米

2156

2616

采矿专用设备

1026

1382

 

附表四:       固定资产分行业投资

        

2010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万元

209217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万元

546246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万元

19563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万元

118220

批发和零售业

万元

94442

住宿和餐饮业

万元

3589

房地产业

万元

184839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万元

754893

教育

万元

12174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万元

169374

 

 

附表五:       城镇居民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

 

 

2009

2010

摩托车

22

21

家用汽车

35

45

洗衣机

112

113

电冰箱

121

123

彩色电视机

131

132

家用电脑

53

58

固定电话

62

66

移动电话

261

265

 

官方微信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手机端

便民热线

智能问答

智能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