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訾慧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中小学课程资源不足问题的提案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是感谢您对东胜区教育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并敬佩您不懈追求教育理想和积极探索的精神,向您学习致敬!
二是您在提案中所提及的问题:“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资源不足。 一是学校足额、优秀的师资配备不足。不论是校内各类 课程开设还是提供丰富、多元的课后服务都需要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来支撑。当下三孩政策放开,生源数量增加, 课后服务要求全面,师资问题影响着课程改革的实效。 二是实践资源不足。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新课标的落 实都需要创设更多主动学习休闲的空间和机会,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元的教育养分,然而学校仅有的教室和单一的活动场所并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切中了东胜区教育发展存在的短板与核心问题。
东胜区一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在经济连续多年下行的情况下,也不遗余力的推进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在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综合分析逐步加以解决。
近些年,我区一直在千方百计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合理配置方面一直是走在全市乃至全国前列的。但教育基础保障与人口增量的矛盾异常突出,学校教育均衡发展还要走很长的路,师资配备因编制问题无法突破,尽管每年招考选调相当数量的老师,但存在老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存在总量不足的问题,短期内依然无法根本性解决。所以影响并将长期影响学校师资配备和课程开设、课后服务等各个方面工作。导致出现此种情况的因素很多,其一,过去在经济状况尚好之时,财政供养采取离职离岗“坐养”教师人员较多,占用教师编制较多;二是城市人口集聚迅速,学校幼儿园每年都在增加,但国家生育政策调整,新生人口对教育基础保障的冲击与日俱增,政府无法短时间内在学校建设、基础教育设施、设备、人员等方面予以有效保障,学校功能教室被挤占,活动空间受限,好不容易在2010年前得到较好解决的学校大班额、大学校问题又重新回归现实;从高质量高水平普及教育,又回到了解决适龄学生有学上的问题,这是不争的现实。三是2011年以来经济持续下滑造成的影响。鄂尔多斯经济现象中受害最大的应该是东胜区,债务问题长期困扰政府。在经济持续低迷下行的情况下,东胜区政府也在尽最大的可能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教育发展上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关于解决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东胜区政府和教体局一直以来在积极寻求解决的路径。2017年东胜区教育体育局从众多社会资源中遴选8家企业和政府组织做为青少年校外实践教育的基地,其中包括青铜器博物馆、九城宫、万家惠、东联动漫城等,进一步明确由东胜区未成年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现青少年综合实践中心)统筹管理推进工作。东胜区教育体育局从8家命名的基地中选择了九城宫、万家惠两家4A级景区作为全区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营地,通过向企业移植教育基因,下派执行校长等方式推进营地建设。目前,现有青少年综合实践中心基地、青少年综合实践中心九城宫营地、青少年综合实践中心万家惠营地都步入正常运营轨道,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教育“一校多址”办学模式初步形成,极大的满足了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教育的需要。接训学生活动人数由2017及以前的不足10000人,增加至现在的年接训量45000人以上,由过去接训2个年级增加至小学三至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5个年级,保障每个学生每学年有一次为期3天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统筹推进综合实践、研学实践、劳动实践“三合一”工程,综合实践课程内容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拓展和延伸,课程结构也更加合理,深受广大中小学生喜爱,同时受到广大家长和社会一致的好评。中心也先后被评为自治区首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自治区首批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东胜区青少年综合实践中心正在推进为期五天的“3+2”综合实践与研学实践新模式,形成研学线路3条,可供学生体验的活动项目70多个,涵盖民俗体验、运动团建、文化艺术、劳动实践、科技创新、禁毒教育、红色教育、工业研学、自然科学、现代农业科技等领域。
原青少年活动中心阵地建设也在同步推进,目前已经明确将万佳体育馆外围底商16个2700多平米调整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地,开展公益性非学科类特长培养;同时将原东胜区教育大厦一层与二层40000多平米的规划为青少年综合实践中心活动部,前期规划已经提交建设单位,政府正在统筹推进。以上两个项目落地,可以根本性的解决学生校外综合实践与兴趣特长培养、休闲娱乐活动阵地不足问题。
今年6月,东胜区教育体育局经过充分调研了解,确定了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馆等15个基地和场馆为“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为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提供校外实践的场所和平台,让青少年学生能有机会到田间地头见真知、到工厂企业看发展、到美丽乡村看变化,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充分依托本地资源,积极开发“传承红色基因”行、“生态文明建设”行、“美丽家乡建设”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行、“科学知识博览”行、“身边榜样学习”行等实践教育活动课程体系,最大程度的挖掘校外综合实践资源,拓宽学生实践活动渠道。
訾委员,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更应该是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的总和。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东胜区人口集聚,基础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人民对教育期望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适龄儿童“有学上,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摆在区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教育部门永远努力的方向。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就是我们办好教育的原动力。近些年来党委政府包括教体局在专业人才引进、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办学基础条件改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投入巨大,有目共睹,但仍然与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美好期盼有很大差距,需要举全社会之力才能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于教育事业而言“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您在建议中提到的几个方面,言简意赅,高屋建瓴,区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予以采纳;一是进一步加强多部门联动协作,继续挖掘整合辖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广大中小学生开放,逐步构建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积极参与的社会大教育格局,不断满足学生休闲、娱乐、科普探索、劳动实践、文化认知、体育竞技及艺术特长培养等方面的多元需求;二是打通社会优质资源进校园的通道,引进社会专业人才参与到学校课后服务与寒暑假托管服务中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展学习领域,创设优质成长环境,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安全可靠有效的教育资源。三是继续巩固校外综合实践教育发展成果,广泛发动社会组织、企业参与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教育,不断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品质和内涵。继续加紧扩大“一校多址”办学规模,以青少年综合实践中心为依托,充分利用政府公共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向社会组织和企业“移植教育基因”共同担负教育使命,引导更多资源进入社会教育体系,满足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的需要,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请您继续关注东胜区教育发展,持续为东胜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育体育局
2023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