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互联网+构建协同化促双减——东胜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与优质学校结对共建工作典型案例
资料来源: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育和体育局 发布日期:2022-04-19 15:38
字号:
打印: 保存:
  根据《关于印发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和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鄂尔多斯市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统编三科骨干教师支教工作方案的通知》《东胜区“互联网+城乡教育协同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东胜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与优质普通类学校结对共建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为落实“双减”背景下的互联网+城乡教育协同发展战略,提升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教学质量为目的,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丰富性的资源优势,实现结对学校互带互动、优势互补、进一步为师生创造有利的减负提质的路径,不断丰富学校发展的内涵,促进双向提升。

  互联网+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为教学创新提供原动力。东胜区蒙古族学校电教室为提高新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使新教师快速掌握信息化课堂工具,对全体新教师分批次开展信息技术提升培训。培训教师通过现场示范、实际操作、交流研讨等形式开展培训。培训内容涉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希沃白板、钉钉、学习通、剪辑师、教学课件的制作等方面内容。

  “希沃白板”除了自带丰富多彩的课件模板还拥有强大的设置故事情境、制作动画、游戏练习等功能。这些功能足够让老师们快速抓住学生的心弦,引人入胜,真正实现学生们“学中玩”和“玩中学”。

  东胜区蒙古族学校引进“点化书法AI”。教师们通过利用点化教育开展书法小课堂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浓厚兴趣,利用碎片时间练习书法,提升书写技能,培养良好书写习惯。与此同时,极大地增强了老师的书法功底,提高了生字教学的效率。从而减轻了师生的压力,这对于双减工作是一项创新性的教学活动。

  互联网+线上专题培训

  新学期东胜区蒙古族学校以信息技术2.0为契机,远程教育培训为平台,先后共有35名教师参加“四支队伍建设”之西部片区“三科”统编教材线上培训,东胜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义务阶段音乐课程标准”线上培训,东胜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义务阶段美术课程标准”等线上培训。通过培训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之后的工作部署以及工作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解决推行“双减”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努力打造一支对待学生有耐心,工作认真富有责任心,政治素质过硬,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团队。

  互联网+ 停课不停学

  借助“互联网+教育”平台,获取各类优质教育资源,结合教材开展各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堂,将全国各地的优秀师资与资源同东胜区蒙古族学校线上教学内容相结合对因“疫”情到不了学的同学们切实做到“停课不停学,居家也能学”。让同学们及时汲取知识,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互联网+ 结对共建

  今年以来,东胜区蒙古族学校以互联网为依托,“结对共建”工作为平台,分别与结对共建学校深度交流,融合,积极探索学校发展共同体合作模式,营造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凝聚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力量,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到目前为止,三所结对共建学校共开展教育活动21次,参加教师人数64人次,其中,示范课三节、同课异构三节、集体备课六次、主题教育活动六次、跟岗学习两次、开展座谈会一次等活动。

  “互联网+”使区域、城乡进行互动,降低交流成本,更紧密了集团校之间的联系。还能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在今后的实践中,东胜区蒙古族学校要不断完善“互联网+城乡协同发展”工作,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通过结对共建于结对学校建立深厚的友谊,真正达到优质资源共享、教育质量共同提高、“协同化”发展的目的。更好地顺应时代潮流,紧跟社会的发展趋势。

官方微信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手机端

便民热线

智能问答

智能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