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街道大力推进解决住宅小区遗留问题工作,为群众幸福“加码”
资料来源:民族街道 发布日期:2023-07-24 09:09
字号:
打印: 保存:
  解决住宅小区遗留问题工作,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群众高度关注、热切期盼的惠民工程,也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民族街道加快推进辖区15个住宅小区遗留问题改造,改造项目主要包括管网改造、道路修整、雨污分流、安防设施等。

  一、群策群力,筑牢改造“基础”。解决住宅小区遗留问题工作启动以来,街道社区以入户座谈、现场调研、居民议事会、评审会等方式征集居民意愿,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找准居民关注点,解决痛点和难点,充分尊重民意,优化方案亮点,坚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着手,切实改善群众居住生活环境。

  二、党建引领,多方凝聚“合力”。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发挥好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支部的“轴心”作用,以“小杠杆”撬动各方资源参与住宅小区遗留问题工作。“大党委”推动资源汇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以党建融合推动资源汇聚,解决了部分贫困住户修建资金不足等问题。

  三、机制联动,保障改造“推进”。在解决住宅小区遗留问题工作过程中,街道建立了联动机制,社区、施工、监理、审计、供排水、热力、移动通讯运营商、国家电网等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创新工作机制,加大现场联合办公力度,遇到分歧不回避,共同商讨解决问题,全力保障改造工作顺利推进。截至目前,公路工程局小区、荣景苑小区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国电富兴园小区、传祥苑小区和鼎裕佳园小区也将于近日陆续开工。

  四、监督反馈,畅通改造“渠道”。解决住宅小区遗留问题工作是老百姓的贴心事,改造过程、质量都看在眼里,改得好不好,他们最有发言权。街道以涉改社区网格为依托,设置群众接待点,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不断健全群众共建机制,让居民成为工程监督及验收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