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季】考完了,叮嘱几句
资料来源: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育体育局 发布日期:2023-06-14 08:53
字号:
打印: 保存:
  炎炎六月,莘莘学子,匆匆两日,笔下生辉。浩浩高考,满满人生。岁岁耕耘,写就青春。
  考完了,叮嘱几句,伴你同行。
  身心健康
  十二年寒窗苦读,终于画上了句号。一切仿佛是梦,在奔赴梦想的路上,你一直在努力,似乎绷紧的弦随时可能断。你迷茫过,彷徨过,但你最终战胜了自己,你是赢家。祝贺你!
  或许,现在的你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彻底放松。但谨记:不要放纵。放纵是一把“双刃剑”,此时,似乎得到释放、宣泄、放松;彼时,或许埋下隐患,毁了自己。适度“放纵”莫贪,及时收手细思。
  借一束光,暖一颗心。建议家长抓住契机,找一个长长的午后时光,去做一次深度的走心“话疗”。疗愈多年来匆忙奔赴生活的父母之“苦”,疗愈多年来积压孩子心中厚厚的学习之“辛”。打开心扉,彼此接纳长大的孩子和渐渐变老的父母。构建新的良好的亲子关系——尊重和理解。
  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合理的假期规划。或去实习体验生活,或去旅行感受世界。
  读一本书,写一个故事,故事里有你和你的世界。
  信息安全
  考完了,你一定很想与大家分享喜悦。各种拍照发到朋友圈,但一定要谨记:六样东西不要晒。
  NO.1考生号和密码不能晒
  考生号是整个高考期间使用最多的号码,高考成绩查询、录取结果查询、体检结果查询都需要用考生号登录系统进行查询,万不可泄露给别人。
  密码更是你所有信息保密的重要数字。特别在高考志愿填报期间,如别人知道你的密码,就可能利用你的身份进行志愿篡改,导致你志愿填报出现大的问题,损失无法弥补。
  切记,保管好你的密码至关重要。
  NO.2准考证不能晒
  准考证务必要保管好。准考证上有身份信息。如果把准考证晒到朋友圈,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很容易被利用,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NO.3身份证不能晒
  即使你对身份证号码和姓名作了模糊处理,不法分子可利用其他手段进行修复,依然会获悉你的身份信息,防止进行不法行为。
  NO.4
  成绩单或成绩查询页面不能晒
  这些内容的界面都有你的身份信息,泄露信息有安全隐患。给志愿填报时带来巨大风险。
  NO.5
  录取通知书不能晒
  考生的照片、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考生号、录取专业甚至大学学号都在上面,如果被不法分子拿来利用,势必引发不法分子做文章,诈骗电话骚扰信息或许接连不断。切记,信息要保管好。
  网络安全
  考完了,身心完全放松了。接踵而至的或许是你通宵上网,不分昼夜地疯玩。
  建议家长提醒考生要健康生活,安全上网,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万万不可放纵自己,通宵达旦地沉迷于游戏和网络,防止意外发生。要积极认真地思考和学习,为进入另一个生活学习环境而做好充分准备。
  提醒考生注意:
  警惕网络诈骗,网上交友,避免网贷;
  避免网上信息泄露;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自己,发展自己,拓展知识面,开发新思路,形成网络新思想;
  甄别网络各种信息,学会保护自己,不断认识网络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在变化中思考,思考中前行。
  旅行安全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走的过程是放心的过程,也是收获更多感悟的过程。
  然而,安全始终是生命线,勿忘!
  结伴同行是首选,随时联系是底线。危险境地莫前往,安全在心不忘记。
  建议家长一定给孩子一个合理的建议,规划行程,建立安全意识,经得住诱惑,不贪小便宜,成为自己健康与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交友安全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相逢相知一路与君同行,开启新的生活,在新环境中塑造不一样的自己。
  1.不要随意约见网友,小心有诈。毕竟你还是一个涉世不深的学生,谨防骗子。
  2.不要在酒局上放任自己喝酒,年轻气盛,冲动是魔鬼。好友在一起要学会互相保护,提醒,不可意气用事,更不可拉帮结派,打架斗殴。交良友,行正路。
  志愿填报早学习
  考生和家长要认真学习《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计划》《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高考指南一一投档录取分数统计》,了解各院校在我区的招生计划,了解不同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研究各学校历年来在我区招生提档线。 
  随时关注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信息网发布的有关高考志愿填报的信息,查询填报院校名单。熟知网上填报志愿流程,   
  要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网上填报志愿培训和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组织的网上填报志愿模拟演练。
  要按各批次时间节点到就读学校进行填报志愿,不在校外培训机构、网吧等场所填报志愿,更不得使用外挂软件。
  打工安全
  漫长的假期,不少考生选择找寻兼职、实习等工作充实自我、积累经验。涉世之初的孩子,社会阅历浅,容易被“高薪”虚假招工信息诓骗。
  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打工的目的是接触社会、增长见识、提升社交能力。不可贪欲“赚更多的钱”而落入不法分子陷阱,毁了自己。
  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鉴别打工地点、招工信息,防止孩子受骗上当,甚至陷入传销陷阱。
  家长一定要提醒孩子,拒绝用工单位用本人的有关证件作抵押,谨防证件流失到不法分子手中。
  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判别真假信息。
  同学们,有生之年最长的一个暑假即将开始,你有计划了吗?预祝你有一个充实而愉快的假期!预祝你步入新的学校,开启美好的大学生活!

官方微信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手机端

便民热线

智能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