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力量参与,探索“党建+”农村养老服务联合体模式
资料来源:民政局 发布日期:2023-10-23 09:42
字号:
打印: 保存:
  农村养老一直是养老服务发展的重点难点。近年来,东胜区以党建为引领,组建“为老服务党小组、专业社会组织、社会资源力量”三支队伍,注重发挥政府统筹作用,以“党建+”赋能农村养老服务工作,依托“互联网+养老服务”,通过“股权养老”、三位一体助餐机制、“互助服务”的融合,打造医、养、康、文、娱、食、教、居相结合的东胜区农村养老服务联合体模式。

  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作用,构建四级养老服务体系

  东胜区坚持以农村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按照“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农民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发展思路,以特殊困难老年人为保障重点,围绕“人人享受基本养老服务”的目标,以“区、镇、村”三级组织为构架,构建区级中心集中服务、镇级区域服务、村级站点延伸服务、居家上门服务的布局完善、功能互补、统筹衔接,具有东胜特色的农村四级养老服务体系。区级层面,建有区级敬老院,满足失能老人照护刚需。镇级层面,大力发展具备集中供养、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功能的综合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村级层面,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站等互助养老设施,让老人不出村就能解决吃饭、休闲、日间照料等问题。家庭层面,采取购买服务方式,让社会组织延伸服务,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发展“家庭养老床位”。

   

  以党建为统领,整合城乡要素资源,完善“两个清单”,做好“两个关键”

  统筹用好农村养老服务专项资金和村集体经济反哺资金,建立由村“两委”干部、志愿者、专职护理人员、养老助理员和社工等多方参与的互助养老服务队伍,明确联络员,建立“农村养老需求清单”“农村养老服务清单”。进一步提升“五社联动”工作效能,以社工站为平台,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专业服务力量,将两个清单的服务内容,逐步向农村老龄服务站和农村老年人家庭延伸。

  做好农村养老“关键医”“关键养”。民政局牵头与卫健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利用各村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站点,按需求服务内容清单,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常规体检、健康保健、专业医生上门诊疗、120绿色急救、送诊等医疗服务,逐步推动基本医疗服务向村、家庭延伸;与镇、村、区卫健委、区教体局、红十字会、专业院校等多元力量建立合作联系,通过党建带动,形成“多室共建”模式,联合建设农村老龄活动站,集约资源、联合使用。

   

  多元共建,培育“睦邻互助”农村养老新范式

  在农村养老服务试点折家梁村,东胜区创新农村养老服务理念——“股权养老”。通过引入户籍股、高龄股和土地股的方式,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鼓励和引导全体村民参与村集体经济建设,让村里的养老服务事业更加繁荣发展。

  创新实施老年人助餐点集中就餐、上门送餐以及制作预制餐“三位一体”助餐模式,依托农村养老服务站建设老年人助餐点和中央厨房,通过“互助服务”机制,开展“邻里帮带饭”互助活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养老服务。

  设立“爱老敬老”公益岗位,通过发动村低龄老年人、留守妇女等志愿者,开展“低龄扶高龄,一代帮一代、”的互养服务志愿活动,既满足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也给低龄老人、留守妇女提供了积极有益的社会参与机会,再现淳朴厚道的乡风情结,展现农村养老特有的文化情缘软实力。

  数字赋能,打造农村养老新篇章

  依托鄂尔多斯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推动智慧养老标准化建设,构建集“养老大数据、综合监管、养老志愿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以“互联网+养老服务”为核心,建立全面的“一人一档信息数据库,通过介入终端健康监测产品采集、整合老年人和监测安全、健康信息数据,将专业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家政服务、急救服务与个人、家庭随时随地连接起来,更加精准对接城乡养老服务资源供给与农村养老服务需求,建立起老年人、乡镇、村、养老服务机构和各类养老服务组织的多方联动机制,为农村提供助浴、助洁、助餐、助医、助行、助急“六助”服务打实了基础。引入智能终端,搭建人防、物防、技防系统,实现平台电话定期访、子女APP随时访、智能终端全天防的“三维防护”保障机制,让农村独居、孤寡、留守、失能老年人获得全天候的智慧防护。

  

官方微信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手机端

便民热线

智能问答

智能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