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结合“蓄势赋能”,解锁乡村振兴“新”力量
资料来源:罕台镇 发布日期:2024-04-28 15:32
字号:
打印: 保存: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罕台镇灶火壕村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依托党建引领、政策普惠和干群推动,进一步筑牢战斗堡垒,进一步兴旺产业发展、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因地制宜文旅结合“蓄势赋能”,解锁乡村振兴“新”力量。预计2024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200余万元。

  一、做活微度假产业,催生美丽经济

  近年来,灶火壕村紧抓机遇,以农旅融合为主线,以乡村生态为着眼点,大力发展“微度假”产业。成立农家乐协会,建设露营、农家乐、网红打卡地、采摘、投喂等一体化体验式服务的“微度假”集合区,丰富自驾游、家庭游、亲子游、户外赛等活动打造出以田园风光为背景、休闲度假为内容的乡村“美丽经济”发展“好路径”,促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同步升级,以多样化、高质量商品供给满足游客商品需求,以近距离、短行程、高频率、慢休闲、高品质五大特征满足游客高品质、本地化、短时间出行需求。可同时容纳70个家庭微度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3万元。

  二、拓展研学基地,助力农文旅融合

  灶火壕村不断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助力农文旅融合,探索“以企带村,以村带企”党建新机制,实行“研学+”发展模式,与元禾生态农场合作,重点实施乡村农业研学项目,将中小学的研学教育实践、党建教育实践基地等,与文化、旅游、农业等产业有机结合,建设村史馆、农耕文化馆、共享农场、研学拓展、乐宠园等基地,结合“乡村振兴”主题,融合“大研学”主线,形成六大课程体系“农耕文化体验、非遗文化体验、中华文化体验、科普实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自然劳动教育”。着力传承农耕文化,推动“研学教育”与“乡村经济”共同发展,盘活乡村现有农业资源,带动当地农民农副产品的销售,有力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实现“学生满意、村级盈利、群众受益”的目标。元禾研学基地日接待能力达700人,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

  三、促进文化传承,提高全民素养

  2023年灶火壕村凭借得天独厚的乡村文旅资源被评为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继续围绕乡村振兴做好“文化”这篇文章,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实践站,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精准设计8类志愿服务。深化文明村创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打造东胜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基地,将蒙古马精神有效融入研学课程,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探索蒙古马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现途经,继续构筑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踏着青石板路进入“西口风民俗文化园”这处融合观光、休闲、美食、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区,描画了一部走西口文化的活地图。极大的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了农民素质全面提升。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罕台镇灶火壕村紧扣“产业”纽带,在推动产业多元化上下功夫,走出一条文旅、农旅融合,绿色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不断推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共绘“机制活、产业优、生态美、百姓富”新蓝图。

官方微信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手机端

便民热线

智能问答

智能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