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胜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18年至2023年,东胜区法人单位数量与质量双重跃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加速向新向优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市场主体扩容提质,规模总量稳居全市首位
五年来,东胜区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推动活跃经营主体大幅增加,成为促发展、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经济基础。2023年末,东胜区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62358个,较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长69.3%。2023年末,东胜区法人单位数量攀升至21633个,稳居全市首位,较2018年末增长89.0%,年均增长13.6%,法人单位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从就业带动能力看,法人单位吸纳从业人员226481人,较2018年新增83892人,增幅达58.8%,年均增长9.7%。同时,资产规模持续扩张,2023年末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0344.6亿元,较2018年增加1675.7亿元,增长19.3%,年均增长3.6%,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筑牢物质基础。个体经营户同样展现出蓬勃活力,2023年末数量达40725个,较2018年末增长60.4%,年均增长9.9%,带动66907人实现灵活就业。
二、企业主导地位巩固,市场活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东胜区通过出台各类惠企政策,开展助企活动,持续激发企业活力,企业数量在各类单位中的规模和占比不断增长。2023年末,东胜区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企业法人单位20670个,较2018年末增长93.6%,年均增长14.1%,占全部法人单位的95.5%,占比较2018年末提高2.2个百分点,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单位数量为650个,比2018年末增加217个,增长50.1%。2023年末,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3506.3亿元,较2018年末增加1728.9亿元,增长97.3%,年均增长14.6%,企业营收增长同样亮眼。
三、第三产业挑大梁,结构升级成效显著
五年来,东胜区积极顺应产业变革趋势,推动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数字化转型,第三产业规模继续扩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23年末,从事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52894个,较2018年末增长57.5%,年均增长9.5%。其中:法人单位16638个,较2018年末增长81.0%,年均增长12.6%;个体经营户36256个,较2018年末增长48.7%,年均增长8.3%。从经济贡献看,第三产业资产总计6774.5亿元,占东胜区总量的65.5%,较2018年增加785.5亿元,增长13.1%;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26亿元,较2018年增加1068.8亿元,增长101.1%,直接拉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营收增长60.1个百分点。在就业领域,第三产业同样发挥关键作用,2023年末,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吸纳从业人员153944人,较2018年新增57018人,增长58.8%,成为稳就业的核心支撑。
四、行业发展动能加速迭代,新兴赛道发展势头强劲
五年来,东胜区法人单位行业结构日益优化,不同行业增速呈现分化态势。五年来,各行业法人单位蓬勃发展,增速出现分化。2023年末,法人单位数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占全部法人单位的35.4%、19.1%和14.7%,合计占比达到总量的69.2%,仍是经济发展的“顶梁柱”。然而,新兴服务业正以惊人速度崛起,成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与2018年末相比,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法人单位数量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28.0%、107.1%和91.0%,这些行业的快速增长,标志着东胜区在新旧能转换中抢占了先机。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法人单位数量增长12.0%,制造业增长23.5%,传统行业稳步增长。


本内容提供均基于AI自动解读,与主办方无直接关联。
对本篇文章及关联文件进行提问
语音正在加载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