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妇女事业实现全面发展
2021年,我区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总量稳中有进,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妇女生存生活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0.4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863元,同比增加3752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0.9亿元,同比增长12.8%。
(一)妇女健康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1、各类经费支出稳定增长。2021年,全年医疗卫生支出4.25亿元,同比增长7.3%;妇幼保健经费支出0.35亿元,同比增长79.5%;疾病预防控制经费支出0.32亿元,同比增长19.5%;医疗卫生支出、妇幼保健经费及疾病预防控制经费分别较上年增加0.29亿元、0.15亿元和0.05亿元。
2、女性健康保障水平逐年提升。全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2.68%,比上年提高1.67个百分点;孕产妇产前筛查率110.1%,同比提高25.69个百分点;产前检查率98.38%,比上年提高0.94个百分点;住院分娩率达到99.98%;孕产妇、宫颈癌及乳腺癌患者保持零死亡率;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由上年的0.02%下降到0%。妇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由上年的58.1%提高到今年的60.2%,提高2.1个百分点。
(二)妇女平等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1、学前教育稳步发展。城市公办幼儿园数由上年的29所增加到32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8.56%,较去年同期提高1.54个百分点。在园女童人数较上年增加166人,占全部在园幼儿人数的比例为47.54%。
2、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小学学龄女童净入学率保持100%,初中阶段女生毛入学率为101.07%,女生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9.98%,小学初中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为48.15%。
3、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高中阶段女生毛入学率达到96.76%,同比提高1.04个百分点,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为49.74%。女性接受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比例继续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女生所占比重为45.41%,比上年提高2.38个百分点。
(三)妇女社会保障力度持续加大
1、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截至2021年底,东胜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女性参保4.69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0.37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中女性参保达到2.18万人。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中女性参保13.93万人,同比增加0.69万人,增长5.2%。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中女性参保人数分别为1.6万人、3.01万人和2.72万人,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0.18万人、0.25万人和0.85万人。
2、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稳步提高。2021年,我区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由上年的790元/人·月、560元/人·月提高到今年的840元/人·月、600元/人·月。全年城镇女性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0.16万人,农村女性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0.04万人。
(四)妇女参与管理的机会不断增加
1、女性参政议政比例不断提高。2021年,全区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女性比例分别达到47.24%、29.03%,较上年分别提高0.54、1.03个百分点。县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各配备1人;乡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均达到100%;县级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配有女干部的班子比例分别为55.56%和66.67%;乡级党委领导班子正职中女干部比例保持33.33%,乡级政府领导班子正职中女干部比例由去年的0%提高到今年的13.33%。
2、女性参与企业管理的机会不断增加。2021年,企业董事会中女职工董事占职工董事的比重为26%,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企业监事会中女职工监事占职工监事的比重保持31%;职工代表大会中女性比例继续上升,达到50%。
3、女性参与基层民主管理比例不断提高。2021年,村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由上年的33.1%提高到36.9%;居委会成员中女性比重达71%。
(五)妇女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2021年,我区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妇女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全年共破获强奸案件10起,获得法律援助妇女人数44人;共有受暴妇女儿童救助(庇护)机构3个,受救助(庇护)的妇女儿童达到24人次。
(六)妇女生存生活环境持续优化
城乡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环境污染对妇女的危害进一步减少,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妇女生活幸福感明显增强。2021年,我区新增绿地56.91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05%。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8.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重达到9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89.9%。
二、妇女事业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妇女卫生保健问题仍需关注
一是婚前医学检查率有所下降。2021年,我区孕产妇婚前医学检查率为84.63%,较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二是当年报告艾滋病病毒女性感染例数增加。2021年当年报告艾滋病病毒女性感染3例,较去年同期增加2例。三是妇女梅毒年报告发病率上升。2021年妇女梅毒年报告发病率为46.79%,较上年同期提高0.81个百分点。
(二)妇女参与决策的广泛性还需加强
尽管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状况不断改善,但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广泛性依然不够,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担任正职的女干部偏少,且越到高层比例越低。2021年,我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中没有女干部。县级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配有正职女干部的班子比例分别为11.11%和14.81%,较上年同期分别降低11.11、11.12个百分点。二是政协委员、政协常委中女性比例下降。2021年,我区政协委员、政协常委中女性比例分别为34.97%、37.93%,较上年分别下降7.8、2.07个百分点。
(三)女性参与职业技能培训人数下降
2021年,我区791名女性接受就业培训中心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占培训总人数的56.1%,占比较上年下滑18.66个百分点。全年城镇女性登记失业人员0.39万人,占全部登记失业人员的58.6%。
三、推进妇女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妇幼保健服务措施,促进妇女健康全面向好发展。一是不断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举办有针对性的健康讲座,积极引导群众参与产前筛查,全面做好孕前检查,增进妇女群众的保健知识和防治意识,为已婚育龄妇女及孕产妇提供更加优质的生育健康服务。二是积极应对生育政策调整出现的新情况,切实统筹资源,加大经费保障力度,配强妇幼保健人员队伍,配全检测仪器等硬件设施,特别要加强高龄孕产妇专案管理,筛查危险因素,密切监测、治疗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健全运行管理机制。三是加强对感染性疾病的管控。针对已感染爱梅等疾病的妇女,尽早提供传播干预和治疗措施,有效降低疾病扩散感染风险。
(二)进一步提升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能力,加大对妇女干部的选拔任用。一是加强女干部培养力度,提升女干部整体素质,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参政能力和竞争能力,保证正职女干部和重要岗位女干部的配备率。二是充分认识培养选拔基层妇女干部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大引导和发掘,使妇女中的精英人才进入到村居委会中,担任村居委成员,进一步提高妇女参与决策水平,引导基层妇女在村级事务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进一步加强女性职业技能培训,有效促进妇女就业。积极拓展女性就业渠道,根据职业变化需求和妇女从业人员特点,大力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提高妇女从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女性在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