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胜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包鄂”经济金三角一极,也是全市中心城区的主城区。东胜区域总面积2145平方公里,辖3个镇、12个街道办事处、3个园区,2019年常住人口51.74万人。
一、东胜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发展现状
根据2010-2019年东胜区妇女儿童发展统计监测结果显示(见图1),2010年以来,我区出生人口性别比虽然起伏不平,但基本处于世界公认的正常范围内。2011年和2015年出现两次明显的下降,2011年性别比为历年最低,只有101.73。2011-2013、2015-2016以及2017-2019均呈逐年上涨趋势,2012、2013年性别比超过106,2016年则超过107,达到107.62,成为历年最高水平。2016年至今,出生人口性别比发展较为稳定,一直保持在107左右。
众所周知,近几年我国在生育几个孩子的政策上有过几次大的调整:2011年11月,我国开始实行“双独二孩”政策,即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两个孩子;2013年12月,我国开始实行“单独二孩”政策,即夫妻双方只要有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两个孩子;2016年1月,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即所有家庭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
对照每次生育政策调整的时间节点,我们可以发现,政策调整对于婴儿出生率及出生性别比有一定的影响(见图2)。2012年,“双独二孩”政策开始实施后的第一年即,我区出生率及出生人口性别比均较上一年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2014年,“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的第一年,出生率较上年提高2.5个千分点,而出生人口性别比却下降了2.95;2016年,全面二孩放开,出生率及出生人口性别比都有显著提高,出现了生育小高峰以及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峰值。2016年以后,我区出生率逐年下降,而出生性别比稳定在106以上,但仍在合理范围内。
备注:出生率数据取自东胜区公安局,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取自东胜区卫健委
二、影响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原因
影响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因素很多,除了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外,社会、文化和制度因素对出生性别比的干预可能更加显著。
1、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观念。在我国,历来就存在对男孩的偏好,人们骨子里重男轻女、男孩才能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同时,女婴和女童死亡率也偏高,尤其在社会环境恶劣的时期更为严重。东胜区虽然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但经济发展在全自治区范围内相对靠前,思想观念也相对开放,根据近几年性别比的监测数据显示,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对我区影响并不明显,我区的性别比基本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没有显著的偏高。
2、生育政策的实施。大量事实显示,生育率、家庭规模和性别偏好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有性别偏好的国家或地区,性别偏好往往与大家庭规模相互迎合,即性别偏好的满足经常是通过多生育子女来实现;相反,当家庭规模变小和低生育率成为主流的时候,如果男孩偏好没有改变,出生性别比就开始发生扭曲。自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生育率的下降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逐年上涨,2007-2008年达到顶峰1.17;自2009年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虽然至今都处在较高水平,超出了公认的正常范围,但不可否认,近几年生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下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