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东胜区居民外出旅游情况调研报告
资料来源:统计局 发布日期:2021-12-17 15:51
字号:
打印: 保存:

    受疫情因素影响,人们对旅游的消费需求发生了变化,旅游市场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针对这一情况,东胜区统计局开展了“东胜区居民外出旅游情况”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后疫情时代在旅游方面的消费观念、需求状况、旅游目的地、旅行方式等。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60份,收回有效问卷500份,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主体出游人群情况

500份调查数据来看,参与本次调查的人群年龄集中在29-48岁,占比达到了77.6%,而该人群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上学历的达到了96.9%。

 

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500份问卷参与者中,年收入2-4万的人占21.2%,年收入4-7万的人占42.2%,年收入7-10万的人占23.6%,年收入10-20万的人占8.8%,年收入20万以上的人占4.2%。

 

也就是说本次问卷响应的人群以受过高等教育,有中高收入的人群为主,这个群体出游意识及需求较为强烈,是目前旅游市场的消费主体。其中女性参与者达到67.8%,可见女性的出游意愿明显高于同龄男性人群。

二、主要旅游目的地及需求状况

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参与问卷的人群每年用于旅游的人均预算在5000元以下的占比最高,达到了39.8%,5000-10000元的占比为31.2%,10000元以上占比为13.8%,没有预算的则占到15.2%。同时选择周边游的人群占总调查人数的65.6%,选择出境游的仅占5.6%,可见疫情情况对出境游的影响十分严重。

 

由此可见,伴随着旅游消费大众化的趋势,周末经济、周边游、打卡游、美食游等短途高频的旅游方式在目前的旅游市场上所占比重较大,这也正契合了2020年“中国乡村游”的旅游主题。随着交通的便捷,私家车的普及,线上APP的繁荣发展使得选择自助游的人群越来越多,比如东胜区的九成宫草原漫瀚文化旅游区、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海洋馆和万家惠欢乐世界等,以及鄂尔多斯周边1-2日的景区,如黄河大峡谷、鄂尔多斯草原、银肯响沙湾、萨瓦纳度假酒店等热门景区受到大多数本地出游主体人群的青睐,个性化的深度体验已经颠覆了以前走马观花式的旅游。随着经济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这部分人群更加注重精神需求,也更注重在短途旅行内实现休闲度假,遛娃放松的目的,游客出游目的似乎变得更加单纯而随性。而我市也在不断转变方式,逐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推出一系列适合这一群体的旅游产品。        

三、线上OTA(在线旅行社)及传统旅行社等出游方式的市场倾向

从问卷的对比中发现,年龄在18-28岁及29-48岁,且受过中高等教育的中青年人群偏好自己做攻略,规划线路自驾出游的比重分别占到了86%和80.9%

 

其中,年龄在29-48岁,选择了解旅游目的地的信息主要通过携程、去哪儿、抖音等线上OTA(在线旅行社)或短视频平台发布的视频推荐,从而制定自己的出游计划的人群占比分别达到了85.1%和80.3%。

 

     由此可见,现代科技和旅游业的融合已经真正影响到了社会主体人群,由于线上旅游产品受众面更广,打破了传统旅行社受空间、时间及地域的限制,能够更直观、快速地为旅游消费者提供信息,从而更容易被经常使用移动设备了解资讯的中青年人群接受。而在调查数据中显示,49岁以上的人群选择传统旅行社或朋友推荐旅游目的地的占比较多,通过实地走访了几家旅行社了解到,传统旅行社面对面的咨询介绍方式,更适合年龄较大且不太懂线上操作的人群。

四、问卷参与人群体现的旅游市场需求

调查数据显示,东胜区出游人群更愿意选择自然风光和人文结合的目的地进行出游。

    

有孩子的家庭则会将短线游学、冬令营或夏令营以及单纯休闲度假的旅游线路作为主要选择。

 

大部分主体出游人群外出旅游最大的障碍依旧是闲暇时间不充足,所占比例达到了70.8%。

 

一年出游大于4天且有1-2次的占67.8%,而没有大于4天出游时间的占13.8%。

 

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出游时间集中在寒暑假和节假日,然而这一时间段由于出游人数激增,出游费用大幅度增长,导致部分游人会为此而放弃出游。

 

          

本次参与问卷的49岁以上人群占到了12.4%。通过问卷内容对比发现,随着这一年龄段人群的消费观念持续改变,除了收入相对稳定以外,时间宽松灵活,了解旅游资讯的渠道也以朋友推荐为主,因此出游天数大于4天的一般都是这部分人群,经近期走访了几家旅行社了解到,中老年旅游市场需求旺盛,是一个“夕阳人的朝阳产业”,绝不容忽视。

五、相关对策建议

根据问卷调查情况和东胜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以下促进东胜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是打造城市文旅IP。深度挖掘草原文化、漫瀚文化、黄河文化、古道文化,借鉴超级IP“熊本熊”、北京故宫超级IP、陕西唐妞IP成功经验,打造东胜区专属城市文旅IP,使其成为游客必来的知名“打卡”地,不断推动城市创新、强化城市品牌、拓展城市产业链。总结东联动漫影视城发展的经验和不足,结合“三牛”精神,提升大角牛形象,制作融入爱国主义题材和民族共同体的优秀动漫,传播好东胜文化,讲好东胜故事。

二是发展文旅休闲产业。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依托灶火壕、草原漫瀚小镇等特色村镇建设,发展农耕体验、田园观光、科普教育等观光农业,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打造集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经典特色街区,同时提升现有酒吧、茶吧、休闲书店、KTV、网吧等休闲娱乐场所的环境水平和服务质量,助推夜间经济发展壮大。利用煤矿复垦区和不需要回填的矿坑,建设特色景区和公园,发展生态旅游。依托鄂尔多斯酒业园区、鄂尔多斯集团等推动发展集观光、研学为一体的工业旅游。

三是提升景区吸附能力。持续丰富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万家惠欢乐水世界等现有景区的景点业态,发展“直播+旅游”模式,利用AR/VR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科技,打造沉浸式和互动式的体验场景,推出虚拟景区游戏,带来全新的文旅体验,带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向体验化、细分化发展,有效提升景区的游客吸附能力。

四是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后疫情时期,随着全民对健康养生的重视,尤其中老年人对旅游的需求日趋旺盛,在中青年出游时段集中的黄金周、寒暑假之外,中老年是平时旅游市场的出游主力,但老年人出游的心理感受容易被忽视。在目前已有的旅游产品中,从服务提升品质,重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将服务做得更周到、更细致,为东胜区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环境。

五是打造旅游集散地。深度挖掘整合东胜及周边城市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历史资源,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延长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推动旅游产品升级换代。建设文旅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开展文旅创意产品展示、旅游线路推介、景区景点介绍和酒店、特色饭店介绍等活动,构建吃住行游购娱数字链,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打造旅游集散地。

官方微信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手机端

便民热线

智能问答

智能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