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索 引 号 000014349DSQ025/2020-03287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公园街道办事处 文  号 东公政发〔2020〕12号
成文日期 2020-06-20 公文时效 正常
索 引 号 000014349DSQ025/2020-03287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公园街道办事处
文  号 东公政发〔2020〕12号
成文日期 2020-06-20
公文时效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公园街道办事处印发关于《公园街道办事处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资料来源: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公园街道办事处 发布日期:2020-06-20 00:00
字号:
打印: 下载: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公园街道办事处印发

关于《公园街道办事处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社区、各科室:

  现将《公园街道办事处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已拟妥,现随文下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公园街道办事处

                                                                2020622

  

 

 

公园街道办事处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工作,不断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各项新要求,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精神,切实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综合干预措施,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核心健康观,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以健康促进为基本策略,逐步完善健康促进长效机制,持续加强促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坚持运用可行干预措施,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健康促进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

   二、 工作目标

  (一)我街道辖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原基础上有所提供高,成人吸烟率下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增加,成人肥胖率控制在12% 以内,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不超过8%。

  (二)建设无烟环境。街道及各社区所有室内工作场所、室外环境全面禁止吸烟。

  (三)六个社区要做到符合健康社区标准,城镇社区居民对健康促进区知晓率达到70%

  (四)街道机关要做到符合健康机关标准,职工对健康促进机关的知晓率达到70%。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全体职工的健康素养水平。

     (五)打造环境整洁卫生的健康促进环境。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健康环境理念,普及环境卫生知识,促进环境健康型社区的建设,提供锻炼场地和设施,对有健康困难的家庭开展适当的社会救助和社区帮扶活动,建设健康、安全、愉快的自然环境和和谐互助的社会人文环境。

   三、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全促进工作机制

   1.把健康促进建设纳入街道重点工作,制订健康促进工作方案。

  2.建立健康促进领导协调机制。成立街道主要负责人牵头,各科室、各社区参与健康促进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和办公室,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通报工作进展。

  3.建立机关、社区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各社区、机关有专职人员承担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的培训。

  4.经费保障。办事处负责健康促进工作的物质保障工作,为开展各项活动是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

 (二)建设健康促进场所和公共环境

  1.全面开展健康社区建设,评选健康家庭。相关标准见附件1.

  2.开展健康机关建设,提高职工的健康素养。相关标准见附件2.

  3.建设无烟环境。街道及各社区所有室内工作场所、室外环境全面禁止吸烟。

 (三)开展健康教育

  1.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居民在科学健康观、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妇幼健康素养、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等领域的健康素养。

  2.积极组织开展“健康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卫生日主题活动,在世界卫生日、无烟日等卫生日时段内,开展健康主题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增强宣传教育效果。

  ()营造健康环境

  1.建设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各社区负责做好辖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2.营造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微信等新媒体,积极宣传健康促进理念及活动成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社会影响力。

  四、职责分解

    (一)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体制、机制(街道社会事务办)

  把健康促进工作纳入街道重点工作,成立街道主要负责人牵头,各科室、各社区参与健康促进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和办公室。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指导各社区按照健康促进标准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例会,通报工作进展。

  (二)健康社区建设(各社区)

  1.将健康社区建设纳入社区发展规划。

  2.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创建活动,社区公开承诺

  并倡导全体居民参与健康社区建设,有具体实施方案。

  3.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开展健康讲座和多种

  形式的健康主题活动。

  4.居民对健康社区的知晓率达到70%,评选健康家庭。

  5.居民对健康素养行动知晓率达60%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32%以上,对建康社区的知晓率达到70%以上。

  6.各类健康活动促进活动有完整的材料支撑(通知、签到、工作记录、现场图片等)并分类规范建档。

  (三)建设促进机关建设(街道社会事务办)

  1.书面承诺建设健康促进机关,倡议动员各科室全体职工参与建设。

  2.做好创建“健康机关”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召开

  倡议大会,通过会议、微信等方式进行宣传动员,将健康理念,健康工作,健康生活等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使全体工作人员全面了解“健康机关”活动创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积极开展创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健康意识。结合街道工作实际,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全年举办4次以上的健康知识讲座和1-2次健康知识竞赛或健康为主题(如戒烟)的竞赛活动等,切实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健康意识。

  4.积极开展无烟环境建设。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张贴禁烟标识,并做到单位内没有烟草广告和促销,努力落实禁烟制度,全面禁止吸烟。

  5.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活动。根据机关人员的兴趣爱好,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工间操、徒步、运动会等,同时将每天上午10:00-10:30作为工间操活动时间。各项活动的开展既达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同时又拉近同事之间的距离,融治同事之间的人际氛围。

  6.常抓不懈做好街道的环境卫生工作,营造舒心、怡人的工作环境。各科室人员负责清理和打扫科室卫生,做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每月彻底扫:安排专人清扫公共环境卫生,做到无纸屑、无痰遗、无蜘蛛网等;为工作人员提供整洁、优美的工作环境。

  7.设置卫生小药箱,方便工作人员对突发疾病的临时处置。在卫生小药箱内存放一些简单的医用器具(消毒纱布、消毒棉、体温计等)、外用药(药膏、药水、创创可贴等)、内服药(解暑药、感冒药、腹泻药等),方便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用一些自己所熟知的措施来进行自我预防或处置

  8.组织工作人员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确保干部职工的身体健康。

  (四)营造社会氛围,广泛舆论宣传,提高健康促进认知(党的建设办公室、社会事务办)

  1.组织各社区加强健康促进社区工作多形式宣传,提高对康促进社区理念和策略的认识,提高促进居民健康的能力。

  2.组织各社区、社会事务办要广泛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宣传推广。全方位推广健康促进工作理念,宣传各类促进居民健康的公共政策开展的重点工作以及活动成效,提高公众知晓率和参与程为街道健康促进工作营造良好的论氛围,提高社会影响力。

  五、组织机构

  公园街道办事处健康促进工作领导小组

   长:温永华(公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副组长:刘丽峰(公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员:许 亮(公园街道办事处人大常委会主任)

  邬小燕(公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

  王国华(公园街道纪工委书记)

  折智云(公园街道武装部部长)

   群(公园街道办事处宣传委员)

   军(公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李江艳(公园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

  赵志忠(公园街道平安创建办主任)

  李威娜(公园街道党政综合办负责人)

   丽(公园街道基层党的建设办负责人)

  丁瑞霞(公园街道社会事务办主任)

  郝玉华(公园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主任)

   隽(公园街道纪检室副书记 主任) 

   艳(公园街道卫计负责人)

  杜风娥(公园街道卫计干事)

  苗绿叶(公园街道卫计干事)

  赵亚丽(育才社区党总支书记)

   桃(园林社区党支部书记)       

  乔春磊(前进社区党支部书记)

   兵(通顺社区党总支书记)

  高治强(民生社区党总支书记)

  张增益(红波社区党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解决健康促进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督促检查各部门、各社区落实和任务完成情况。

  下设办公室负责全面统筹安排部署街道和社区的健康促进工作;负责与上级部门协调配合,做好工作进度反馈和工作成效总结,对各社区的工作开展进行督察督导;做好工作资料的整理、汇总、上报和规范归档。

   

   

  附件1:健康社区评价标准

  附件2:健康促进机关评价标准

   

   

   

   

   

   

   

   

   

   

   

   

   

   

   

   

   

   

   

   

  附件1:

  健康社区评价标准(试行)

   

  在城市,以社区为单位建设健康社区。

  1.社区公开承诺并倡导全体居民参与健康社区建设。

  2.成立社区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健康社区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定期召开例会。

  3.将健康社区建设纳入社区发展规划,制定促进居民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

  4.有专人负责健康社区工作,有工作计划和总结,健康活动有记录。

  5.建设无烟环境。

  6.保持自然环境整洁,营造促进健康的社会人文环境。

  7.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深入社区提供基本健康教育服务。 8.社区自发组织健康讲座和多种形式的健康主题活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

  9.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10.居民体育锻炼率有所提高,吸烟率和肥胖率有所下降。

   

   

   

   

  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分 值

  指标内容

  一、组 织管 理(20 )

  承诺 倡导

  5

  1.居委会/行政村公开承诺建设健康社区/健康村、                                2.采取召开全体居民大会, 倡议书入户等形式,公开倡议社区内各单位和家庭积极参与健康社区/村建设。

  协调 机制

  5

  1.成立社区主要负费同志参加的健康促进社区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2.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 讨论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

  规章 制度

  5

  1.将健康促进社区/健康村建设纳入社区发展规划。                                2.制定促进社区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如改善社区环境卫生、苏实公共场所无烟、促进居民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困难家庭健康帮扶措施等。

  有人 负责

  3

  1,有专人负费健康社区工作,每季度接受一次专业培训。                           2.制定健康促进社区/健康村工作计划,定期总结,                                 3.档案资料齐全,定期整理.

  二、健 康环 境(20 )

  无烟 环境

  8

  1.辖区内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一律禁止吸烟。                2.社区主要建筑物入处、电梯、公共厕所、会议室等区域有明显的无烟标识。                                                               3.社区内无烟草广告和促销。

  自然 环境

  6

  1.    环境整洁,垃圾箱数量满足需要,垃圾日产日清,                            

  2.    使用卫生厕所家庭比例达到80%,类便无害化处理。

  人文 环境

  6

  1.有固定健身场所和健康步道,健身设备定期维护以保证正常使用。                 2.有文化场所,提供健康教育资料,提供交流环境.                                3.对弱势群体有健康帮扶措施,

  三、健 康活 动(50 )

  基本 健康 教育 服务

  10

  辖区所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入社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1.活动形式包括发放健康教育传播材料、播放音像资料、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 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提供健康咨询等。                                             2.活动质量和频次符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

  健康 家庭

  10

  与区县配合,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健康家庭评选活动。

  主题 活动

  30

  1.社区每年自发组织4次以上健康讲座,讲座主题在辖区健康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下确定,可包括以下内容:科学就医、合理用药、传染病预防、安全急教: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成烟限酒、心理平衡:母婴保健、科学育儿、健康老龄等。                                                              2.每年举办2次以健康为主题的集体活动,如健康知识竞赛、健康演讲比赛、戒烟竞赛等。                                                                       3.鼓励开展有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健康小屋,健康俱乐部、健康一条街等。             4.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对健康社区/健康村知晓率达70%

  四、健 康结 局(10 )

  健康 素养

  10

  1.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原基础上提高20%.                                         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2%.                                           3.成人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                                                     4.吸烟率下降3%.

   

   

  

 

 

 

 

 

 

 

 

 

 

 

 

 

 

 

 

 

 

 

 

 

 

 

 

 

 

 

 

 

 

 

 

 

 

 

 

 

 

 

 

 

 

 

 

 

 

 

 

 

 

附件2

  健康促进机关评价标准

   本标准所指机关是泛指,包指政府各组成部门、事业单位无烟环境是健康促进机关的前提条件,相关标准如下:

  1.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开承诺开展健康促进机关建设,倡导全体员工积极参与。

  2.将健康促进机关建设纳入机构发展规划,制定促进员工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

  3.成立主要负责同声参加的健康促进机关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4.有专人负责健康相关工作,有健康促进机关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健康活动有记录。

  5.建设无烟环境,食堂膳食结合理,厕所清洁卫生,洗手设施完善。

  6.给职工提供锻炼和阅读环境,营造促进健康的社会人文环境。

  7.配备急救医疗用品和药物,定期组织职工体检。

  8.定期邀请专家进入机构开展健康讲座。

  9.定期组织职工开展工间操、跑步、爬山、球类、游泳等体育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主题活动,职工积极参与。 

  10.提高职工健康素养,体育锻炼率有所提高,吸烟率和肥胖率有所下降。

                 

 健康促进机关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指标内容

  组织管理 (20)

  承诺倡导

  5

  1、机关/事业单位书面承诺建设健康促进机关。                      2.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公开倡议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协调机制

  5

  1.成立机关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健康促进机关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2.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讨论机关主要健康问题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

  规章制度

  5

  1.将健康促进机关建设纳入机构年度工作计划。                    2.制定促进职工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如改善单位环 境卫生、落实公共场所无烟、促进职工采取健康生活方式、 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

  专人负责

  5

  1. 专人负责机构内健康相关工作,每年接受一次专业培训。         

  2.2.制定健康促进机关工作计划,定期总结,健康相关档案资 料齐全。

  健康环境 (20)

  无烟环境

  8

  1. 机构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禁止吸烟。                   

  2.2.机构主要建筑物入处、电梯、公共厕所、会议室等区域 有明显的无烟标识。                                                               3.3.机构内无烟草广告和促销。

  自然环境

  6

  1.环境整洁舒适,垃圾日产日清。                                               2.厕所清洁卫生,数量满足需要,有洗手设施。                                     3.职工食堂应符合卫生要求,膳食结构合理。

  人文环境

  6

  给职工提供锻炼和阅读环境,对弱势群体有健康帮扶措施。

  三、健康活动 (50)

  健康服务

  15

  1.结合单位特点设置卫生室,配备专/兼职的卫生技术人员及必需的医疗用品和急救药物。                                                        2.定期组织职工体检。

  主题活动

  35

  1.开展工间操,定期组织职工开展跑步、爬山、球类、游泳 等活动,提高职工身体素质。                                                     2.每年开展4次以上健康讲座,讲座主题包括:科学航医、 合理用药、传染病预防、安全急数:合理脑食、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母要保健、科学育儿、健康老龄等。                                              3.每年举办2次以健康为主题的集体活动,如健康知识免 赛、健康演讲比赛、戒烟竞赛等。                                                           4.职工积极参与,对健康促进机关的知晓率达70%.

  四、健康结局 (10)

  健康素养

  10

  1.职工健康素养水平提高20%.                                   2.职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比例提高20%.                                      3.职工肥胖率下降5%                                               4.职工吸烟率下降3%.

                                                                                                                                                          

   

   

点击开始解析文章内容,总结生成摘要...

本内容提供均基于AI自动解读,与主办方无直接关联。

阅读原文
阅读摘要